ldquo中国式抗癌rdquo,

2020-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对突如其来的癌症,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有人选择将剩余的时间和无穷的精力投入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战”中;有人选择将自己与世隔离,一个人去承担内心的苦痛,默默等待“死神”降临;也有人不甘命运,在一次次治疗无效后,选择了“中国式抗癌”,从而开辟了一番新天地。

武某,正值退休,准备颐养天年的年龄,被确诊胰腺癌,虽第一时间做了手术,但半年后,发现肝多发性转移,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左肾多发囊肿。因身体原因,无法做放化疗,走投无路情况下,家人决定换种治疗思路,采取中医保守治疗。

年12月,他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一次来门诊,因病情棘手,当时在场的其他病友也不禁担心他能否扛过年的春节,他的爱人也说:“每晚他睡着时,坐在他旁边,止不住泪流满面,想着这么鲜活的生命,随时都会离开,无论对自己,还是家庭,都是无法接受的残酷事情”。

好在,虽然病情严重,但武某却是个乐天派,从确诊到现在,一直都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癌症,不过问自己的病情,不看任何检查报告,从不考虑自己能活多久,就这样随性的活着,过好每一天。就这样,在只靠中药治疗的情况下,他走过了12年,现在已是他们当地癌友圈的“模范人物”,他还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分享自己的患癌、抗癌、康复经历,带动病友一起积极抗癌,大家拧成一股绳,群体抗癌。

癌症只是慢性病

与癌抗争

应注意多方合力并肩作战

Yourdream

Yourtime

Yourtears

癌症,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可怕的存在,中国每年约万人罹患癌症,万人死亡。很多人将癌症与死亡画上等号,避之唯恐不及,但却很少有人思考癌症是怎么发生、发展的。

笔者曾提出癌症是一类慢性疾病,它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人们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防,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好情绪,远离有致癌风险的环境等,比如城市里的肺癌,是因为污染、吸烟引起,完全可以防治,北欧等城市的禁烟活动就已见到成果。

现在,各国对待癌症,甚至晚期癌症,也从“是一场与绝症的你死我活战争”向“对付一类慢性病一样”转变,更多的晚期患者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能享受积极的生活。如笔者之前的一位女患者,她是某银行的老总,典型的女强人,被查出晚期卵巢癌,大量腹水,全腹膜转移,1周内抽去腹水cc,但是今天抽,明天又照样,当时她的主治医生说她最多还有60天寿限,可是,她在笔者处服用中药,配合合理的化疗,控制住了症状,改善了体质,现在快10年过去了,她还过的生龙活虎。

除了药物干预外,著名肿瘤界泰斗汤钊猷院士曾提出抗癌“双防”理论(防复发、防转移),以此理论为指导,尝试3+1非药物干预肿瘤康复模式,即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很多患者的5年生存率。

治癌不是修车,人也不是机器,杀死癌细胞不是简单的卸下坏了的零部件,摘下得癌的器官,苟延残喘不应是癌症治愈的目标,我们为何不换种思路,人与癌症是可以达到和平共处的,“带癌生存”不是梦。

如果你想理解癌症的本质,洞悉生命和痛苦的本源,走出恐惧与单一消杀的困境,不妨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2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