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如何科学预防

2019-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癌症是否会遗传

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其实,绝大多数癌症不会遗传

但也有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

的确存在关于家族性癌症的记载

案例

拿破仑

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拿破仑本人都死于胃癌。

-

01

-

陈招娣

年,58岁的女排名将陈招娣因直肠癌转移肝癌晚期逝世,陈招娣的父母、2个姐姐以及弟弟均患类似病症身故。

-

02

-

安吉丽娜·朱莉

年5月14日,安吉丽娜·朱莉称自己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带遗传缺陷基因BRCA1,医生估测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颇高,分别为87%和50%,她选择双侧乳腺切除术保留乳房,降低患癌风险。年3月24日,安吉丽娜·朱莉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

03

-

注意,这些癌症会遗传!

1、甲状腺癌多于3例遗传概率超九成

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

所以,如果家中有2-3个患过甲状腺癌的亲属,建议及早进行预防和基因筛查。

甲状腺癌检查:超声

甲状腺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病人首选的检查,也是必选的项目。

细针穿剌抽吸活检(FNAB)检查是目前甲状腺结节术前定性诊断的“金标准”。

2、肠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很多肠癌患者都是从肠道息肉开始的,最终演变成大肠癌。但你不知道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就是家族性的大肠癌。

肠癌检查:肠镜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45~75岁人群需加强肠道检查: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

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

结肠镜检查(每10年);

CT结肠成像(每5年);

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

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3、10%的胃癌都是遗传

肿瘤专家介绍,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5%~10%是属于遗传性胃癌,也就是父母的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数遗传弥漫型胃癌,因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胃癌检查:胃镜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

4、乳腺癌近亲患乳腺癌风险增3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乳腺癌检查:乳腺钼靶和乳腺超声

乳腺钼靶:最基本检查方法,对检出钙化方面有其他影像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对致密型乳腺、近胸壁肿块显示不佳,且有放射性损害,对年轻女性不作首选检查方法。

乳腺超声:简便易行、无创无辐射,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乳腺良恶性病灶有一定鉴别意义。

专家建议:

一般建议40岁开始,推荐1-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

对于这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40岁前筛查:

①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

②既往有乳腺导管或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③既往行胸部放疗。

5、家人患肺癌+吸烟,患肺癌风险高14倍

日本一项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58.3%。

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而他本人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因此,高危人群预防肺癌最好的方式就是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

肺癌检查:低剂量螺旋CT

用低剂量螺旋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

6、肝癌明显的特征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遗传性的,这已经被医学界认可,并从基因水平证实。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肝癌检查:甲胎蛋白+腹部B超

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如何辨别癌症征兆?

1、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

体重是健康“风向标”,其突然减轻是机体出现慢性消耗的表现,可伴随贫血、乏力、发热等。

如果饮食运动均未改变,但体重在一两个月内下降10%左右,伴有厌食、腹泻、便秘等,要警惕上述几种癌症。不过,导致体重骤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请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2、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结肠癌、直肠癌。

大便形态、颜色以及排便规律的变化,是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现。

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长期下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腹鸣或隐隐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腹部可触摸到肿块,需及时就诊。

不过,便血是临床上较复杂的一种症状,痔疮、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导致,但性状、颜色不同,若只发现便中带血不必过于恐慌,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3、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

80%的初诊乳腺癌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

肿块多为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

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4、阴道莫名出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

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

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5、淋巴结肿块,警惕淋巴瘤。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出现肿大一般与各类炎症有关。

但若出现肿块,则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结核等严重疾病的征兆。

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6、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警惕食道癌、胃癌、喉癌。

上述两大症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诱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的持续消化不良,需考虑胃癌的可能。

长期吞咽困难,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异物感,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有菜叶、碎片或米粒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应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

总结

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其实癌症遗传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有的人(或有的家族)在他们集体的细胞内存在着肿瘤敏感基因,这种基因也就可能通过父母双方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结合,传递给新的个体(子女),因此子女们的细胞中也就会有了这种肿瘤敏感基因。

一旦“条件”合适,这类基因被激活,于是引起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年龄和环境因素,也是癌症的主要成因,因此一定要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远离各类如烟酒、雾霾、油烟、大量红肉加工肉等毒素风险。

还有一点要记住:定期进行精密体检。体检的重要性,我们说了无数遍:精密体检可以在第一时间查出早早期癌症,因而能在疾病初期就将其消灭,最大限度保障我们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来源:综合网络整理

-END-

往期精彩回顾

1

日本三井纪念病院:拥有长达40年精密体检经验

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去日本看病/体检?深度解析日本医疗......

3

为什么日本能发现早早期癌症?

免责声明: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0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