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ldquo走rdquo香港明星
2019-7-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香港影视女演员、主持人沈殿霞于年2月19日,医院病逝,享年63岁。带走沈殿霞的"凶手",就是"癌症之王"——胰腺癌。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发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来自天津的李先生就”中招”了,原来他在体检中发现患了胰腺癌,年1月李先生接受了胰腺的冷冻治疗,手术完之后又经过了12次的化疗,然而体质还是每况愈下,家人四处为他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纳米刀巧控胰腺癌新年伊始,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李先生的女儿给他带来了好消息,“爸爸,我认识医院接受了治疗,他的状况看上去比你好多了,而且价格也不算贵,我们一起去看看……”原来李先生的女儿接触到一位香港著名歌星的私人医生,这位私人医生建议他们去暨南医院接受治疗,因为这位私人医生见过一位在“复大”接受治疗后存活六年之久的患者。
李先生和老伴儿以及女儿在一起认真探讨了未来的治疗问题,他们上网搜索相关肿瘤专家,医院的徐克成院长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他们深受鼓舞,为了追寻“生”的希望随即搭飞机来到了广州。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徐克成院长和牛立志院长。
医院,李先生主要做康复性治疗,住了大概半个月,回去之后感觉不错。李先生说:“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好,很热心,还有服务部的人员对我们车接车送,这样的服务令我们很惊奇也很暖心,我在这里经常见到外国患者,医院还有专职的翻译人员,真难得。”
这些所见所闻令李先生产生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点燃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近,李先生接受了牛立志教授主刀的纳米刀治疗,目前效果不错。据李先生的主管医生行艳丽介绍,这次李先生的全腹部磁共振显示,肿瘤活性明显减弱,肿瘤体积也缩小了。
关爱胰腺从预防开始胰腺癌如此可怕,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专家支招:
因为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特别是脂肪酶,在胰腺恢复期间,如果遇到大量的高脂肪、油腻食物,就需要大量脂肪酶来消化,这样就会给脆弱的胰腺造成负担。所以大家平时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油食物,宜遵循“两低一高饮食”原则,即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
①宜吃抗感染食物,如豆芽、橄榄、乌梅、绿小豆、赤小豆、苦瓜。
②宜吃增强免疫力、抗胰腺癌作用食物,如山药、菜豆、香菇、大枣。
③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不吃烧焦以及烤糊的食品,减少吃高脂高油的食物,日常饮食当中保持谷类、豆类以及红薯等粗粮的摄入,每天也要保证吃新鲜蔬果,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要讲究清淡。
④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致癌化学物质。
⑤积极参加锻炼,避免超重以及肥胖,每周至少要坚持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什么是纳米刀?
纳米刀是PDA批准不久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比传统的冷热消融更精准的消灭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所以能安全的应用于胰腺癌,肝门部肝癌等重要危险器官的消融,让以前冷热消融不能够治疗的肿瘤变得可以治疗。
暨南医院在牛立志博士的带领下,于年率先引进“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至中国,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纳米刀动物实验研究性论文《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肾研究》,医院建立起纳米刀专家治疗团队,主编国内第一部纳米刀专著《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成功开展中国大陆第一台纳米刀消融手术,迄今共开展纳米刀消融治疗超例,居亚洲第一。
牛立志主任医师副教授暨南医院副院长
牛立志教授是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副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学位。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微创冷冻治疗,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腹腔肿瘤等实体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牛立志教授及其团队完成了一万余例复杂的微创冷冻治疗。以牛立志教授为核心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成就突出。目前,已对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医院医生及南方医科大学、湘雅医科大学等医生进行培训,并指导他们开展冷冻术。
周亮副主任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专家
周亮副主任,擅长胸腹部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完成实体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已七千余例。尤其擅长中央型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实体肿瘤的经皮微创靶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相关论文21篇,是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委员。
梁冰副主任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专家
梁冰副主任,从事肿瘤专科工作近20年,擅长各种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完成各种肿瘤微创消融手术三千余例。对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氩氦刀、微波刀、纳米刀、I粒子植入等微创消融治疗,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负责ICU及全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会诊及协调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