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癌症人体地图看穿常见癌症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如果有一天死神敲响你家的门,那么送上镰刀的可能就是癌症。你以为这是耸人听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年最常见死因预测报告,未来一百年里,癌症将继续位居人类“夺命杀手榜”首位。为什么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细胞到底最爱在人体哪些部位“捣乱”?我们能否有重点地进行预防?
到底吃啥干啥才得癌,在互联网上似乎一直是各国各路野生养生专家热爱的话题。
当然,英雄所见总是略同,对这种现象看不下去的我不是一个人!这不,现在我们推荐一个很好用的癌症身体交互图,来让大家正确地认识致癌物质和癌症的关系。这些信息基于WHO和各专业协会发布的指南,有强证据支持,图片也简单易懂,有利于健康教育。
人体12个器官最易患癌:
专家表示:“癌细胞是人体内非常活跃的捣蛋分子,几乎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除了指甲和头发,它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四处蔓延。而且研究发现,人体中有些部位的确格外受其‘青睐’,但男女会有明显不同。”
在我国,癌细胞最频繁“光顾”的人体组织,
位居男性发病率前十位的分别是:肺、胃、肝、食管、大肠癌、膀胱、胰腺、脑、淋巴、肾;
位居女性发病率前十位的分别是:肺、乳腺、大肠、胃、肝、食管、卵巢、宫颈、胰腺、脑。
癌细胞究竟从哪里来?我们不禁产生疑问:我们身体上的这些器官,为什么特别容易被癌细胞侵扰?从这个排名中能看出什么科学道理呢?
专家打了个比方: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时该生长分裂,也知道怎样和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构建不同组织的“图纸”,就是基因。
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据《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仅在年,我国共有.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4万癌症死亡病例,以肺癌为发病率最高,并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种不同肿瘤类型之首。
吃喝和肿瘤啥关系酒精
我们也提示过好几次了,酒精致癌,那是全面开花,如图,从上到下哪哪都有。口咽、喉部、食道、乳腺、肝脏、结肠还有直肠,它都不放过。
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为红肉。WHO将其列为IIA类致癌物,主要导致结直肠癌。
加工肉类
WHO将加工肉类列为I类致癌物,可导致结直肠癌。
高盐饮食
盐摄入量超标可导致胃癌。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爱吃咸菜的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达到了15克以上,远远超过需要量的标准。前段时间JAMA发表过文章,对中国人近10年来食盐摄入量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相当不容乐观。除了癌症之外,过量摄入盐对心脑血管和代谢类疾病有不弱于糖的贡献。看来除了控糖,控盐也应该被重视起来。
水果摄入不足
没想到吧,进食水果太少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前一段时间,糖尿病专家刚刚提醒中国人果蔬在膳食中依然偏少。根据研究,每天进食水果g以下的人,比每天进食超过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高两倍。而建议的水果摄入量是每天g以上。
纤维摄入不足
纤维摄入量低易导致结直肠癌。据统计,如果每日摄入纤维量低于6g,其直结肠癌发病率比摄入高于6g者至少高85%。高纤维食物中,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
非淀粉类蔬菜摄入不足
看来不吃蔬菜和不吃水果一样严重。非淀粉类蔬菜的意思是说不能用糖尿病高风险因素土豆来充数哦。其摄入不足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和胃癌。推荐摄入量为每天超过g。
生活习惯哪些易患癌吸烟
知道吸烟致癌,但是真的画出来冲击力还真不一般,连酒都要自叹不如了。吸烟可以在全身各系统造成癌变,口咽、喉部、食道、肺、肾脏、胰腺、胃、膀胱、结肠、直肠都是吸烟致癌的靶器官,除此以外,血液系统中的癌症——白血病,也可由吸烟造成。如果女性吸烟,还会造成卵巢癌。
日照过多
许多皮肤科医生都不断提醒公众和患者,要注意避免暴晒,尤其是阳光强烈的时候。并且,防晒产品,包括遮阳伞、遮阳帽、遮阳的服装和防晒霜一直是不断地被医生们和各皮肤医学学会推荐的。毕竟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并不低,恶性黑色素瘤一旦转移,将难以治疗。据统计,90%以上的黑色素瘤都是因为晒太阳引起的。
缺乏运动
没想到,缺乏运动还会生癌?根据统计,每周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她们患子宫内膜腺癌的几率比达不到这个运动量的女性要低两倍还多。而对乳腺癌来说,如果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达不到90分钟,患癌几率是达到运动量者的两倍以上。而最最不爱动的人,不论男女,如果每周连一个小时体育锻炼也达不到,那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至少翻倍。总而言之,越不爱运动,可能的患癌种类越多,风险越高。
这些器官为什么易得癌
采访中,专家们针对这幅人体癌症地图进行具体分析,除了细胞变异这个“通用”原因外,每个器官遭受癌细胞侵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肺。无论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为什么肺部会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吸烟。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此外,由于致癌物质可以经肺吸收,造成全身危害,因此会诱发喉癌、食管癌、口腔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等。
第二是环境污染。有关数据表明,空气污染是诱发肺癌的原因之一。钟南山曾提出,环境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伤害不亚于吸烟。
乳腺。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发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
胃。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每3个病例中就有2个是男性。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动物食物等是胃癌发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
另外,“共餐”也会增加胃癌直接诱因——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机会。“因此,甚至有人把胃癌归为了传染病。”
肝。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同时,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食管。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吃烫的食物,比如常饮热茶等。此外,吸烟、肥胖、食用加工肉类等因素是直接诱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大肠。红肉、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导致大肠癌。此外,炎症性肠病也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
膀胱。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该癌发生的风险。
胰腺。胰腺癌是癌症中“富贵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该病发生。
淋巴。淋巴和造血系统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这组癌症与肝癌的发病率一样高。环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导致该癌发生的原因。
肾。身体肥胖度、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以及吸烟这三个因素可导致该癌发生。
宫颈和卵巢。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女性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等。
什么致病因素会导致癌症肥胖
肥胖的话题最近说了又说,但是大多数文章是指出心血管和内分泌问题。实际上,肥胖也是癌症的强大助力!BMI超过30的胖子们,患食道癌、乳腺癌、肾脏肿瘤、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高于非肥胖人群。而女性肥胖者还会有患上卵巢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高风险。
超重
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超重,但是觉得超重不是大问题的人不少。许多人总是让别人吃胖点,殊不知这种看似好意的热心行为其实是把他人往火坑里推——把体重控制在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如图所示,超重也会带来高患癌风险——食道癌、乳腺癌、肾脏肿瘤、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女性还有患子宫内膜腺癌的风险。
HPV(人乳头瘤病毒)
为什么这次放了两张图,因为总有人以为HPV只危害女性,不危害男性。然而实际上HPV在人类中的致癌效果不论男女,在男性中,口腔、咽喉、直肠、阴茎癌症都可由HPV引起。而根据统计,45%的阴茎癌中有HPV的参与。年美国CDC的一份报告称,皮肤型HPV还可引起前列腺癌。女性可由HPV引起的常见癌症为口腔肿瘤、咽喉肿瘤、盆腔癌、宫颈癌、阴道肿瘤和直肠癌。由于HPV传播效率极高,HPV疫苗目前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手段,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取得防护。
幽门螺杆菌
近年的研究证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其患胃癌的几率会提高6倍。
HBV(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也是由于它,中国才会成为肝病、肝癌大国。据统计,HBV感染者其患肝癌的几率是直升20倍以上的。
HCV(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不仅会导致肝癌,还会导致非霍奇金淋巴瘤。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除了在免疫系统制造天大的麻烦从而导致全身性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引起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感染者相较于非感染者有7倍以上的几率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
医疗行为和药物有哪些致癌?口服避孕药
关于口服避孕药的利弊一直争执不断,即使在癌症领域中,它也有好有坏。
根据统计,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发生率12.5%,但是常规服用口服避孕药者其乳腺癌发生几率上升了20%。而口服避孕药的致癌影响,在其停药10年之后才会消退。
而在卵巢癌方面,口服避孕药非但不会提高卵巢癌的发病几率,反而能有效对其进行降低,这个效果即使在使用者停药之后也能持续10年。
同样的,对于子宫内膜腺癌,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也能获得益处——坚持服药的阶段,该女性的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而停药之后,虽然不能保持极低的发病率,但是发病率依然会被保持在一个低风险的水平,长达20年。
激素替代疗法(HRT)
不论是雌激素替代疗法,还是联合HRT,对卵巢癌发生率的提高都是20倍。
在乳腺癌方面,情况有些复杂。使用联合HRT的时间在5年以内的话,乳腺癌风险提高70%,如果超过5年,则会增涨两倍以上。不过一旦治疗终止,发病风险会恢复正常。如果是雌激素替代疗法,乳腺癌发生率提高30%。
子宫内膜腺癌:如果患者没有行子宫切除术,那么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超过五年,将有11倍以上的几率患子宫内膜腺癌。如果治疗时间在5年以内,这个风险的提高为两倍左右。即使在治疗终止之后,其对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率影响也能持续长达10年。在激素替代疗法中加入黄体酮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率,所以,使用联合HRT的女性其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率仅仅是略高于正常女性。
在结直肠癌方面,雌激素替代疗法有不一样的作用——它会降低结直肠癌症的发病率。不过联合HRT对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先不要谈“癌”色变,送你一颗定心丸。其实,40%以上的癌症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避免:70%的子宫癌、69%的食管癌、63%的口腔癌、47%的胃癌、45%的结直肠癌、39%的胰腺癌、38%的乳腺癌、36%的肺癌,24%的肾癌、21%的胆囊癌、15%的肝癌、11%的前列腺癌。
来源:人民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