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会传染别等癌症大病得后才明白
2017-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癌症会传染?
癌症,总会让人不寒而栗。记者从南京市疾控中心统计的死亡谱中获悉,癌症的死亡构成比为32.55%,也就是说,大约每3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于癌症。就是因为危害较大,关于癌症的误区也越来越多。昨天,医院肿瘤内科的黄新恩主任医师盘点了一下目前流传较多的认识误区。
误区
癌症等于绝症
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很悲观。低收入国家中,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
黄新恩解读: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也非常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其实,临床上,很多癌症都能得到控制,生存率很高,我们南京还有百岁癌症老人。
误区
癌前病变是癌症
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慢性宫颈炎、纤维囊性乳腺病、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慢性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等,为上皮非典型增生。
黄新恩解读: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其实是提示我们要注意。因此,对癌前病变我们既不能轻视,也不能谈之色变,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疗。
误区
肿瘤有传染性
肿瘤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只是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有关,且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在人人之间传播。如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HPV(人乳头瘤病毒)、导致肝癌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导致鼻咽癌的EB病毒等。
黄新恩解读:如果传播了一些和癌症相关的病毒,那么,患癌的风险也就变大。因此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避免被致癌病毒感染,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误区酒精的致癌作用微乎其微
一项包括29个国家、名成年参与者的国际性调查显示,在高收入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人们往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有42%的人认为饮酒不增加癌症危险。与此相比,低收入国家中15%的人和中等收入国家中26%的人持相似观点。在高收入国家,59%的人认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过量饮酒更危险。
黄新恩解读: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远离酒精、烟草等癌症危险因素。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大量饮酒和食管癌、口腔癌、胰腺癌、肝癌、胃癌有很大的关系。
误区所有癌症都会遗传
癌症确有遗传倾向,即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更易患癌。癌的家族倾向有两种表现:一是多人患不同种癌;二是一个家族中存在某些特定癌的聚集。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只有大约5%是遗传的,80%以上的癌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黄新恩解读:癌症不仅取决于其遗传因素,还取决于受到多少致癌物和促癌物的作用。如:乳腺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对其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即使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只要注意防范,做好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也可将癌症拒之门外。
别等癌症大病得后才明白!
1、心态不好,再好的药也没效
俗话说“再好的药,也治不好林黛玉的病”,其实在我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心态不好,再好的药也没效”。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诊疗中的真实故事。
一年夏天,一位60岁的女子来找我,她被确诊为胰腺癌。当时,大家告诉她胰腺上有个肿块,可疑恶性,手术已经切除了,恶性程度不高,无须化疗,中药调理便是。一两年过去了,女子恢复得很好,天天上菜市场买菜。
两年半后的春节,医院做例行体检,原本她总是由其妹妹陪着,其妹很精明,每次都会事先与医生打个招呼,行“善意的欺瞒”,此次其妹妹有事儿,则由其老伴陪着。
老伴老实巴交的,不会先去打招呼,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做B超的医师又很认真,做完了一次又一次,并查看原记录,最后告诉女子:“祝贺你,你的胰腺肿块明显缩小了,从原先的8厘米缩至不到2厘米了!”
钱某当时就惊愕了,“不是说我的肿块切除了吗?怎么还有2厘米呢?你们一定在骗我,我一定不行了……”她回到家中便心窝下疼痛,吃饭都成问题。我给她翻出2年多来的病案原始记录,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她每次检查的结果,确实一次比一次好。可她就是不信,喃喃自语:“我不行了,没救了,你们骗我!”我给的是同样的治疗思路,且加重了用药,但奇迹却再未发生。得知自己实情后的3个多月,她走了。
其实,在她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体重等指标已经完全恢复了。但由于她得知了事情之后,遂心态一落千丈,终至不救。
中医学素有古训:“运药者,神气也。”无论何种药物,都需要借助个体的心身机能状态才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心态不好,再好的药也无效。
2、得了病,都死在瞎折腾上
很多人得了病,不是病要了他的命,而是死在自己瞎折腾上,这在肿瘤临床中非常常见。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得了癌症,找到我后我一看是肺癌,因为他年龄也比较大了,我建议他先中药调整。三五个月以后,肿瘤也控制得很好。
但他总是不放心。他女儿告诉我,他天天泡在网上,在网上查查这个有副作用,查查那个有副作用,然后自己把药给停了。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他这儿有问题,那儿有问题。其实,他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你要做个检查,身体一点没问题才怪呢!我明确告诉他这些问题都不要紧,肿瘤也没问题。但他就是要搞清楚,就认为自己的病很重。后医院的新技术的微创治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个月后他女儿来看我,我看到她戴着黑袖,我明白了一切。他女儿很伤感地说:“我爸就死在瞎折腾上。自己懂一点道理,但根本不全懂!硬要把问题查得清清楚楚,瞎折腾瞎治疗,每天提心吊胆;天天在网上查的就是癌症,结果前后只有九个月,就走了”。
提醒大家,生病了一定要相信你的医生,你自己再懂也没有医生懂,不是这个病要了你的命,而是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死在了自己瞎折腾的道路上!
3、放纵自我等于自寻短见
古人对生命的认识是睿智的:既压抑不得,又放纵不可。几十年前,我们很少听说过“癌症”,但最近几年,谁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得癌?癌症发展之快与当今人们放纵自己有密切关系!
“纵酒欲”,今天非高发地区男性的鼻咽癌、食道癌、喉癌、肝癌(尤其是北方及山东)患者,大都为好酒者,这个比例超过70%,而且“酒风佳”,喜一口闷,不醉不休者!
“纵烟欲”,美国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控烟,且越来越严格。但从年开始的20余年间,肺癌的发病率下降了17%;而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就归功于烟草控制。今天中国人依然烟草得不到控制,一些家长还当着孩子面吸烟,这是在做示范啊!今天中国肺癌发病率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和纵烟欲密切相关!
“纵食欲”,在食欲驱使下,胡吃海喝,率性饮食,也是放纵本能的一大典型!如今在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和肥胖等方面更为普遍。且肥胖还是诸多癌症,如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的头号元凶。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认为,放纵饮食,对促进发达地区的癌症发生,起着35%的作用。
“纵性欲”,性既不宜抑,放纵之也是健康大敌。除了性病外,至少女性宫颈癌、阴道癌,男性前列腺癌等直接或间接与首次房事过早、性伙伴较多、性方面不够检点有关。而且,生了癌还继续纵欲者,癌症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
总之,生命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不管以哪种方式,超过了这种限度,早晚会出问题的,因为它超过了生命所能承受的限度。
4、钱再多也买不回来命
赚再多钱,买得起好车,住得起‘豪宅’,却买不回健康!不管是美国的科技界巨头乔布斯也好,还是我们普通百姓也好,面临死亡时都醒悟到一点——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健康。然而,就是在这点上,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前仆后继:希望能用钱赎回健康,但等着的多半是遗憾和含恨!
我老家有个房产商,曾排行当地首富,身价几十个亿。他一心抓钱,当地口碑不佳,认为他很抠。甚至,作为大老板的他,与民工会因为运石沙多了几块钱而发生争执。
他患肺癌后,初期病情不很重。如此状态时还死抠着钱不放,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没很好地遵医嘱。结果,情况一天比一天糟。这时,他大概意识到大事不好了。恳求我再出一趟诊,告诉我愿意用全部财产来换他一命。我淡淡地笑了,很委婉地说:医生不是万能的,很多东西有内在规律,如果早一两年意识到这,也许就不会这样!
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变了个样,到处撒钱。临终遗言还特别要求出殡时,灵柩车沿着他开发的楼盘巡视一圈....也许是依依不舍或心有不甘吧;但只能说是他糊涂,没有搞清楚钱与命,孰更重要!
上海有个著名的房产商,他被确诊为胰腺癌后,家人骗他是胰腺炎,做了手术,算是比较成功的。朋友们都劝他小心,把生意放一放,他深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有的是钱,医院,用最好的药,根本不当回事。术后9个月出现肝转移。他知道了,让成年的孩子和我“谈判”,说我能维持他爸两年,将付百万酬劳!我说:对不起!我不做这个交易。你爸很危险。我只能尽力而为。
常有癌症患者或其家属信誓旦旦地说:砸锅卖铁也要治好病!有这个意愿是好事,但它并不能感动“病”啊!病就是病。对付病,你有再多的钱,没用!
人生赚那么多钱,结果只是让你住头等病房。这句话揭穿了金钱至上者的悲哀。我只能说这是这个时代和民族的悲哀!
5、天大地大,不如健康大
中国人的人生模式很简单,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是用钱买命。很多人为了出人头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常常拼命工作,把“爱拼才会赢”挂在嘴边,但其实这是最大的错误!
我认识一个某大型公司的销售主任,她一直被人们称为事业上的女强人。退休前被确诊为卵巢癌,医生说她只有3个月的寿命了。后来,我给她用中医药内服加外敷,配合化疗后只有一年有余,身体指标开始正常,人亦神色俱佳。
再后来某民营企业听说她是销售管理方面的能人,就把她请去做兼职。当时说好每周只去2~3个半天,做顾问即可。没想到,她一工作,即十二分投入。在近4年的时间里,身体指标均反弹过3次。
告你你肝癌是怎么来的,如何早发现早治疗肝癌的形成
曾经那么多熟悉的声音,那么熟悉又年轻的面孔被肝癌夺走了生命,肝癌的诱因又是什么呢?
肝癌是按以下步骤形成,要强调的是:只要是以下的任何一项,皆属高危险群。
肝癌有多长的潜伏期?一般,肝癌潜伏期会超过三年以上。意味着,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经发现,多数已经是晚期肝癌。据汪国真秘书侯军介绍,汪国真平日不喝酒,不吸烟为何肝会出现问题,虽说之前汪国真曾感染过肝炎,当时也已经治好了。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这些人比其它人习惯都好,但是却很容易患上肝癌呢?
肝癌风险预测
最近,基因极客联盟正在讨论关于肝癌易感基因的相关话题,其中负责提供实验室的基因专家人员解释:研究发现,通过招募了中国大陆5个肝癌高发区的多名肝癌病例和对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从整体基因组水平进行系统研究,全基因组30亿碱基中发现一个长度为24万碱基的肝癌易感基因新区域染色体1p36.22,包含UBE4B、KIF1B和PGD三个基因,提示这些基因的相关通路参与了肝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同时表明,如果该基因组区域发生变异,会使人更容易患肝癌。所以,预防肝癌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早发现,及早预防。而进行基因检测比通常的体检更能提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基因推出了抗癌基因(P53)检测,针对中国人群中高风险高频率的突变点来检测人体P53基因的序列是否发生变异,从而进行预测和评估癌变的风险。检测者只需提供口腔唾液,即可检测出与p53基因相关联的肝癌、乳腺癌、食道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风险等级,并会收到由基因专业基因健康管理师提供预防性建议。
在p53基因的重要SNP位点rs上由原始型C和突变型G组成。通过研究发现,突变型G会显著增加携带者的患癌风险。这类携带G型的人患癌几率和因癌症死亡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许多。在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发现携带G型人罹患骨癌的风险明显偏高。同样,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癌症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同时,也有研究证明,p53基因同其他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在rsG型的携带者中,患有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而p53基因上的rs这个突变型在中国人中广泛存在,有超过70%的人携带突变型G,而其中有超过20%的人携带有高风险突变型G,这些人群的患癌风险更高。
全球肺癌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皮肤病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