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术后五年诸医不治求治中医

2016-1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这个病,

我已经看到第13次了,

不容易啊……

明天该第14次了

中医临床上学得越是精深,对某一科越是擅长,其双手束缚越多,思维僵硬越严重,尤其体现在不得不学的西医上。中医的思维是圆,一切都能圆通。这一点在现在的教育中已经成了一句空话。在医院里,不该做什么似乎总多余该去做什么。而真正该去做的事,又没几个人能整明白。所以不治之证多,束手无策的人多!年轻中医看病自有他的缺点——经验不足,但这正是他发挥长处所在关键,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看起病来也是,方法不受限,思维野路子广,往往能取得奇效。

前言:

(又写到深夜,神疲眼困,表达错误难免,还请见谅)

这是我真正接治的第一例肿瘤患者,而且是胰腺瘤术后五年,诸医不治的病人。医院还医院,对她已经没有实际的治疗办法。医院输液维持生命也是无奈之举,而本县的一名中医给她开过20剂中药,并未见效。最后找到了我,其家人多少有那么点死马当活马医,以尽最后人事的意思。

我自然不管那么多,找到了我,我就尽力而为。

我的整体思路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医,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办法。所以从始至终我没有考虑她的西医检查以及诊治操作过程,心中是避免一切西医的东西。只要能配合治疗,我觉得都会有办法的。后来事实证明我所言并不虚假。

写到这里,说点题外话。

中午和仲景班秦蕾同学(现在河中医一附院儿科读研)聊到这样一种观点:中医临床上学得越是精深,对某一科越是擅长,其双手束缚越多,思维僵硬越严重,尤其体现在不得不学的西医上。中医的思维是圆,一切都能圆通。这一点在现在的教育中已经成了一句空话。在医院里,不该做什么似乎总多余该去做什么。而真正该去做的事,又没几个人能整明白。所以不治之证多,束手无策的人多!年轻中医看病自有他的缺点——经验不足,但这正是他发挥长处所在关键,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看起病来也是,方法不受限,思维野路子广,往往能取得奇效。

话说回来,一切都在安全的前提之下进行。即便没有疗效也不能有过错!

这则病案,对我来说,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句话主要体现在我看病的思路上。我看病四年来,初期除以仲景经方入手之外,还有就是李东垣的脾胃派思想。我开的内服的所有方子里都有脾胃论的影子,但是直至这一则病案才让我真正开了窍。我前面提过学习仲景经方的重要性,这一次我真切体会经典古方的意义。

经典古方有哪些?这个因人而异吧。你与某些方有缘,也就是指你与有些方就无缘,好好珍惜并专研你看上眼的古方吧。

这则病案里我用过的方有: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汤、一贯煎、桂枝汤、黄芪建中汤、四君子汤、小柴胡汤还有一些随症自拟的方。其中补中益气汤几番上场,用量用法都有不同,是我自认为比较烧脑的行为。但是,没了它还不行。补中益气汤是我的最爱之一。

除了前两次处方较大用药较大,余下的方子大都十味药左右,很便宜。味道也还不错。味道对调脾胃病很关键,最起码的要求喝着不难受,最好能喝着可口,喝完还想再喝。

思路上变化较大,每诊都有变化,这也与病情敏感多变有关吧。其中有两次难用常理来解释的思路,一是三诊时,由肚腹空荡之感联想到瘪掉的气球,而用四君子并建中汤,益气建中之法,填充之,后得良效;二是七诊时,由明显的时间症状而入手,直接由亥时手少阳三焦经定位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而取得良效。

时间疗法这点很神奇,应当引起重视。大连读研的大学同学李祥在肿瘤科,他跟我探讨胰腺在中医五脏六腑的归类问题。我认为可将它归入三焦系统,这个病例就是一个实例。当然这有待进一步去探讨与观察。

最后再说一点关于胰腺肿瘤的中医治疗的体会吧。

这类病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消化问题。胃气不绝,便有生机。处处顾护脾胃,不可一败再败。无功便是败胃。一定得做到严格忌口,忌油与动物蛋白。这个病例中的病人有几次都是因为感觉好点了就松了口,吃到了油,症状即出。平常她的饮食是这样的:一、吃稀面食加糖;二、煮熟大枣想吃就吃几粒;三、蜂蜜泡的生花生,想吃就吃几粒。整体原则是少食频食,一次不多吃。

其他就是稍微活动,也不可久卧久坐久站。她现在能进行一般的家务劳动和打扑克(一大爱好,不玩不行,但不可久坐)。家人对她都挺关心照顾,所以情绪都乐观稳定。

其他胡乱体会:实话说,相对于慢病调理,我更喜欢接手这样的病患。慢病的患者不听话的多,因为是慢病,不治他也生活,治了呢,一时半会还不容易看到效果,即便有效果呢,病人也不怎么稀罕。最常见的就是,吃一两回药便不再吃了,前功尽弃,非常可恨!!但是这样的病患就不一样了,不治没法活,对医生信任程度高依赖大,会尽力配合治疗,这样才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疗效。

这个病治到这种程度,我还是挺满意,够80分。再接再厉。

病案正文

初诊年6月18日

右,66岁。面色恍白,声低气弱,骨立肉削。胰腺瘤术后五年。胆结石术后。(?具体不明)

6月1号起,医院住院,主要输营养液维持。前几日,中午12点始发烧,先冷后热,经治而愈。医院并无好转,且无实际办法与疗效,特来诊。以前曾吃本县一名中医20剂中药乏效,听人言我药有效,特再来一试。

主症:心下痞硬(痞塞不通,触之硬满)。

即胃脘中腹部,痞塞不通,可食饭少许,然不欲食,不敢食,食则不化。

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如踏浮云。大便成形,量少,日一次。眠差,难入眠。

舌淡红紫,边微齿痕而润。

右脉:浮取浮细,中取关尺弦劲寸沉有力,沉取关尺弦大寸无。

左脉较右脉稍和缓,形势略同右脉。

总之:双寸沉郁无形,关尺弦大有力。

这样病是第一次接触,当时并来不及深思,以心下痞硬为主症,方症思维,处半夏泻心汤加减,辛开苦降除痞满,暂且一试。

处方:

法半夏12g党参12g黄连3g黄芩6g

干姜6g仙鹤草15g焦三仙各12g

炒枣仁18g山萸肉18g

生姜大枣各三为引。

5剂。每日一剂,煎汤,去渍再煎,早晚分温二服

嘱其,停止输液,回家调养吃中药即可。其余药皆停。。

其中仙鹤草、炒枣仁、山萸肉,因其脉弦大,用其补中涩敛之意。而焦三仙,考虑腹满,或有食积,用以消食化积。但是,后来我又重新思考一番,将焦三仙置换为生麦芽12g,原因:一、久病体弱之体,难有实积;二、虽食少纳少,但每日仍便下,岂能积食;三、连续输液18天,脾胃之气受损无疑,此痞硬与之关系甚大。

总之:此证当纯虚无疑。这也是虚实辩证的重要性,有时很容易被忽略。

后来再细想,可考虑补中益气汤。但药已抓取,正服用,没法改变。

像这样的病情,首先得改善饮食与睡眠,建立病人信心,余症可慢慢调理,并非一日一夕之事。

二诊年6月25日

昨日上药服完。纳食、眠睡改善,现欲食、可食下,能入睡半夜。

仍心下痞硬,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并且两胁下胀痛剧烈,下半夜尤甚。此痛既胀又觉空旷,痛发时坐卧立皆不安,唯有蜷身才觉缓解。不知其因。病人言也曾如此,医院以针刺缓解,这几日复发并加重。此时整理病案,结合后面的诊治来看,原因应该是一诊用药导致的,这点后面再说。

舌淡红紫边齿痕苔白微厚。

右脉:浮取关细,中取和调,沉取搏指有力关甚。较上次相比,脉势趋和缓。

左脉:较右脉稍弦而有力,沉取关无尺滑。

思:眠纳改善则是功。痞塞、两胁下痛,为少阳、厥阴脉虚。

当益气养血。气血双补,有补益有收涩。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一贯煎。

生黄芪18g炒白术15g党参12g当归12g

陈皮9g升麻5g柴胡5g炙草6g

枸杞子15g生白芍15g生地黄12g熟地黄15g

香附9g生麦芽12g麦冬12g泽泻9g

5剂。去渍再煎,一日两次。

补:1、白芍无生品,改用炒白芍。

2、泽泻为左尺脉滑而设。

三诊年7月2号

上药昨日服完,纳食稍可,余则同前。虽有食欲,但不敢也不能多食。现症:

精神疲惫,心动不安,乏力懒言,痞硬消失,然中腹空空荡荡,喜按喜卧。

舌淡边齿痕苔薄微黄。

左寸沉关尺稍弦。

右寸沉滑关尺稍弦。(老人常脉为弦,此次弦脉可另看)

且喝上药期间,每次药后浑身作痒,出红疹,抓挠可止,停药则止。不知何故?

思:二诊虽然解决了心下痞硬的问题。但是,思路不对。应当回归一诊思路,从脾胃阳气入手。其下半夜重,亦是阳虚作怪。

又思:其现主症,中腹空空荡荡,如皮囊无物,又如瘪掉的气球,当填充之。而又如何使填充之物留在中焦不上不下。处四君子汤并建中汤加减:

炙黄芪15g桂枝9g生白芍9g党参12g

炒白术12g炙甘草6g仙鹤草12g生麦芽12g

生姜大枣各二为引。

3剂,去渍再煎。

四诊年7月5日

前日服一剂后,精神好转,仍食胃不舒。嘱食煮熟红枣,吃枣喝汤。蜂蜜泡生花生。少食频食。

今日观之,上药效佳。早起精神佳,胃口大开。然吃鸡蛋面条后胃又不舒。眠可,有睡意且睡安。腹中内吸而痛感消失。(药已中的,此次思路正确)双脉和调,舌如前。(这次来看,上诊的弦脉是病脉,当多思多虑多记多加辨别)

效不更方,上方继服6剂。

五诊年7月12日

昨日喝完,精神一般。眠睡可,二便调。

(1)、胃口一般,能吃少许。然口酸,口淡无味,口干。心下几无痞硬。(火克木,故口酸,当清降上焦之火,故方中加黄芩)

(2)、腹如前,依觉空空荡荡。

(3)、双腿乏力,周身力弱。

舌淡紫边微齿痕苔薄黄。

左脉和调寸弱,(和滑有神)

右脉稍沉弦,寸大尺小。

血和气不和,中气虚而不建,不升。当补中益气升提。

炙黄芪18g党参15g炒白术12g当归9g

陈皮9g炙草6g升麻3g生柴胡6g

黄芩9g

生姜大枣各二为引。

3剂。去渍再煎。

六诊年7月14日

上药效可。口酸消失,双腿稍有力。腹内吸凹好转。

仍口淡无味,口干。饮水少,小便少,大便可。

舌淡紫苔薄黄边齿痕。

双脉有力,左浮弦,右沉和。

上方加生白芍9g、麦冬9g。因为伏天已至,故稍滋阴和阴。

七诊年7月20日

上药效可。

现症:口淡无味,双腿乏力,精神略疲惫,时有时无。中腹偶如前状,内吸下陷,较之前减轻。晚上9点到11点,即亥时,左胁下不适明显。余无明显不适。眠佳,纳食渐佳,现可吃干稀饭。

舌淡紫边微齿痕苔薄黄。

左寸沉关尺和调有力。

右脉力弱寸沉小关尺沉。

思路:现有一明显时间症状,其心下胀痛不舒,应亥时而发,亥时三焦。联想到手少阳三焦经。处少阳证主方小柴胡汤加味。

生柴胡12g清半夏9g党参12g炙草6g

黄芩6g桂枝12g生白芍12g炙黄芪15g

生姜、大枣各二为引。

3剂。去渍再煎。

八诊年7月24日

上药效佳。

精神好转,双腿及周身乏力大为改善。现感少许乏力,亥时不适大为减轻。纳食改善,现吃完干饭后也不难受。仍口淡无味,但可区别甜、咸、辣。只是不觉菜味。

舌淡紫边微齿痕苔薄黄(黄较前减轻)

左寸沉关尺和调有力。

右脉有力寸沉。

效不更方。其睡觉时需要左侧卧,以手抵左肋下方可。右侧卧时,牵扯疼痛。故加生白芍6g,意以柔润止痛。

九诊年7月29日

因胃口大开,精满神足,一时高兴,忘了忌口,在24日吃油炸丸子后,而致脘腹不舒,下午便乏力,连躺在床上三日。27日,又食油腻饭菜而加重。虽然坚持喝完上方,却毫无起色。

现症:无力,脘腹中空内陷,精神倦怠。眠可,多睡。纳食可,不可沾油腻,不饮水。

舌淡紫边齿痕苔薄白。

左脉稍和关沉。

右脉稍弦劲寸沉。

当建中益气,处补中益气汤加减。

炙黄芪15g炒白术12g人参9g(另炖)当归9g

陈皮9g炙草6g升麻3g柴胡3g

桂枝9g生白芍9g

生姜、大枣各二为引。

注:因药房无人参,换为红参根10g,另炖。

3剂。去渍再煎。

十诊年8月4日

上药前两日服完。

稍好转。精神稍复,饮食如前,仍浑身乏力,双腿沉重,头重脚轻,头晕。每饭后,心慌难受,多汗出,卧床休息40分钟才解。近日大便少,稍不成形。脘腹仍洗按。

舌淡紫边齿痕苔薄黄。

左寸关沉无,尺中取稍弦重按无。

右尺可寸关沉不任按,重按则无根,似有结代。

整体:双脉寸小尺大双关沉而伏骨。

处补中益气汤和四物益心肝血之品。

炙黄芪24g炒白术12g党参15g炙草12g

当归15g生白芍15g升麻6g柴胡6g

龙眼肉9g熟地黄15g木香6g

5剂。去渍再煎。

注:炙草重用,意以守而不走。龙眼肉,熟地黄,补心肾之血之阴。木香换陈皮。

十一诊年8月10日

上药效可,诸症改善。

舌淡紫胖边齿痕苔薄白。

左脉可。

右脉有力寸尺可关沉。

上方微调。另,其言上上方有红参方效佳。此次用之。

炙黄芪21g炒白术15g红参10g(另炖)当归12g

炙草9g生白芍12g熟地15g龙眼肉10g

木香6g柴胡6g升麻6g

5剂。去渍再煎。

十二诊年8月16日

上药效可,纳眠便皆可。

现症:头昏晕,身乏力。脘腹软弱无力,内吸,饭后加重。思:此为脾胃虚极之故。

舌淡紫苔薄黄。

左脉细而稍弦。

右寸沉缓关尺稍弦劲无根。

双关甚,病在中焦是也。

处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炙黄芪18g桂枝12g生白芍12g炙草9g

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黄芩9g

生地15g木香6g龙眼肉12g

5剂。去渍再煎。

注:药房缺药,换炙草为生甘草6g,炒白术为生山药18g。

十三诊年8月22日

上药效可。仍是饭后困乏,久坐肚咸。余无不适。

舌淡紫苔薄黄。

左脉沉调。

右脉沉细稍弦,寸小尺大。

观其面色,已经稍有血色。上方微调。如何增强脾胃运化之力?消化之功?

炙黄芪18g桂枝12g炒白芍12g炙草6g

炒山药15g炒白术18g红参10g(另炖)熟地12g

木香6g龙眼肉12g生炒麦芽各12g

5剂。去渍再煎。

未完待续……

中图为新疆江布拉克风景区,用手机拍摄于年9月13日。那里有雪山,蓝天,万亩高山麦田,是体验《风吹麦浪》的绝佳去处,此时正是佳期。有意者可不要错过,今年就别去了,形势问题,以后再去。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05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