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KOL三人行肝癌胰腺癌个体

2021-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编者按:

  年9月18日,CSCO大会迎来了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专题会议“肝癌论坛”,我国著名肝癌专家、CSCO副理事长兼本届大会执行主席秦叔逵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胰腺癌专家组组长EileenM.O’Reilly教授和肝胆癌专家组组长GhassanK.Abou-Alfa教授等,出席该论坛并做精彩报告。会后,《肿瘤瞭望》特邀秦叔逵教授与两位外国专家针对肝癌、胰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国际视角进行了巅峰对话。

胰腺癌与肝癌的三“早”: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Alfa教授:肝细胞癌(HCC)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病人群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肝癌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甚,但目前这在许多国家都尚未实现。目前我们所知的导致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4种,而其中在中国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计划至关重要,然而这在许多国家还没有广泛开展。患者一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则需要及时治疗和密切随访以防止疾病进展成肝癌。目前的共识是每年检测甲胎蛋白(AFP)两次,肝脏超声一次,这至少可以早期诊断肝癌,然而,肝癌的预防理念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

  秦教授:正如Alfa教授所说,HCC是全球常见肿瘤之一,尤其是在中国高发。由于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病史。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随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肝功能、肝脏超声检查和AFP血清检测等措施来帮助早期诊断肝癌。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应政府卫生部门的要求,多年来有关医疗和防疫单位已经对于新生儿和高危人群实施强制性接种乙肝疫苗,而其他人群也提倡进行接种预防,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明显减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未来乙肝病毒感染者相关性肝癌发病率会逐渐降低的。

  OReiley教授:我想补充的就是西方的肝细胞癌主要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近年来,抗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望降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尽管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尚缺乏可靠的证据,但其可能具有潜在预防肝细胞癌的价值。

肝癌与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分子靶向治疗

  OReiley教授:首先我要谈谈靶向治疗在胰腺癌方面的进展。关键是发现新的靶点和靶向治疗药物,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厄洛替尼,但是它的疗效有限,对K-RAS基因突变的胰腺癌可能无效,因此,并不推荐用于一线治疗。需要寻找新的分子靶向标志物,有报道称白藜芦醇可能有一定疗效。关于胰腺癌的分子标志物,有几个指标具有临床意义:第一,C反应蛋白可作为衡量胰腺癌炎症水平的标志,C反应蛋白升高的胰腺癌患者可能对卡培他滨和JAK激酶抑制剂鲁索替尼有效,这个理念正在二项大型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第二,某些DNA损伤基因可能与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据我们所知,存在BRCA突变基因的患者可能从铂类化疗药物和PARP抑制剂中获益。相关基因分析表明,该BRCA基因突变亚型胰腺癌患者占总人数的1/4,当然这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第三,Notch可作为治效不佳的胰腺癌患者的治疗靶点。虽然临床上还没有出现能够明确预测疗效和指导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但将来一些标志物也许能够确认。

  Alfa教授:关于分子靶向治疗方面,我非常想听一下秦教授在这方面的看法。毫无疑问,我们都在期待C-MET通路抑制剂在肝癌中的疗效的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另一个热点是免疫药物CTLA-4和PD-L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潜在应用,当然我们需等待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秦教授:我非常同意Alfa教授的观点,多种治疗HCC的新药虽然在I/Ⅱ期临床试验中苗头好,但是随后的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的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令人沮丧。一方面与这些药物有关,但是超过50%是临床试验的问题。正如Alfa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更多地   Alfa教授:肿瘤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世界各地,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HCC都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疾病,其治疗需外科、移植外科、介入放射科、肝胆科、消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感染科及其他支持性科室等多个科室的医生共同参与。有试验证实,多学科治疗确实能够明确提高患者的生存,因为,不同学科可从不同治疗角度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选择,而非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业水平。

  OReiley教授:多学科合作模式(MDT)对于优化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也非常必要,尤其针对局限性的胰腺癌患者。多学科形成的一致意见将有助于为其提供最理想的治疗选择,不管是术前治疗、全身放化疗还是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等。此外,如果出现肠道和胆道梗阻,也需要胃肠专家参与诊断和治疗。因此,我认为MDT对于优化胰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秦教授:我们应该借鉴欧美的MDT模式。在中国更习惯按治疗手段将科室分类,如肿瘤外科、化疗科和放疗科,而不是根据疾病将科室分类,如胃癌中心和肝癌中心等。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欧美专家,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以及规范化综合诊疗模式。

  OReiley教授:实现MDT的途径有很多,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室内人员以及科室间同事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获得有效的治疗意见。

  Alfa教授:在美国Memorial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我们是第一个开展多学科协作疾病治疗模式(DMT)的团队。每周,我与OReiley医生以及其他学科的同事都会进行一次常规讨论,研究我们已有的项目和患者的病情。来自外科、放射科、肝病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疾病治疗,这非常令人振奋且意义重大。我们的门诊中心也采取同样的模式,提供外科和肿瘤内科或外科和放疗科医生共同接诊的服务,事实证明这种MDT方式非常有效且有益。

术后辅助治疗在肝癌和胰腺癌中的地位

  Alfa教授:众所周知,目前在HCC手术后尚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两项分别来自日本和香港的动脉内灌注栓塞临床试验均显示阴性结果;另外,最近的索拉非尼对照安慰剂试验(STORM研究)的结果也是阴性的。因此,目前我们不支持任何的HCC辅助治疗方案。尽管如此,一些新的治疗领域,如免疫治疗也许能够打开新的局面。由于肝脏非常脆弱,可能不适合术后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由美国NCI赞助的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HCC的临床试验,也许有一天这会给HCC的靶向治疗带来突破,不过这还很难说。与O’Reilly医生将要提到的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同,当前辅助治疗在肝癌中的价值有限。

  OReiley教授:辅助治疗在胰腺癌中疗效确切,胰腺癌术后全身化疗能成倍延长各个阶段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然而胰腺癌复发的风险仍然比较高,我们需更研究更为有效的方案。吉西他滨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方案,现在有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卡培他滨与其他药物如白蛋白紫杉醇等联合能否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2年前,我们完成了第一项胰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该试验利用癌胚抗原激活患者的免疫力,目前正在等待其更为成熟的数据发表。放疗是否用于胰腺癌术后患者辅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欧亚国家似乎倾向于不采用,而北美则存在分歧,目前有临床试验正在评估新辅助放化疗能否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目前结果尚未可知。

  秦教授:HCC目前尚无可行的抗肿瘤辅助治疗方案。我们普遍认为肝癌是一种异质性强、恶性程度高和具有基础肝病的肿瘤。多项试验业已表明,积极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能够减少肝细胞癌的术后复发率,但是采用系统化疗和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尚无充分数据加以支持。在胰腺癌方面,已有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给予吉西他滨和/或S-1的方案作为辅助化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更多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CSCO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肝癌、胃肠间质瘤和癌痛控制三个专家组的组长;长期从事肿瘤内科工作,擅长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肝癌)的诊治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及4等奖2项。

EileenM.OReilly,MD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胰腺癌首席专家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胰腺癌专家组组长,胃肠道联盟核心委员会委员,还在胰腺癌行动网络科学顾问委员会、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胰腺癌专家组、国家胰腺癌研究基金会理事会以及ASCOIMT委员会任职,在多项Ⅰ、Ⅱ、Ⅲ期胰腺癌大型临床研究中担任主要研究者(PI)。

GhassanK.Abou-Alfa,MD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肝癌首席专家

  美国NCI肝胆癌专家组组长。多次组织和牵头一系列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在全世界率先研究和报道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担任其Ⅰ、Ⅱ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PI)。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zz/112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