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后的化学疗法改变胰腺癌的常识
2020-7-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郑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胰腺癌是9成发生在胰管的恶性很高的癌症。日本每年新增患者3万以上,大多数是进程型癌症,具备手术条件的仅占2~3成。即便能够手术的情况,也很难将肉眼无法看见的癌细胞完全清除。极易转移到淋巴结或其他脏器。
正因为如此严苛的治疗条件,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确诊癌症五年生存期的数据当中,胰腺癌仅有不到10%的数值,是最低的排名。
3年前,在这个领域产生了突破性进展。这个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进行的化疗将五年生存率提高到了44.1%”,发布了以前无法想象的数据结果。这个研究的负责人就是,静冈县立静冈癌症研究中心,肝胆胰外科主任的上坂医生。
“12年前胰腺癌的术后没有任何的治疗。当时的五年生存率为10%,其后,采用了点滴注射化疗药物,五年生存率到了20%。虽说提高了一倍,但是单从数据来看仍差距很大。这里我们考虑使用“TS·1”,这种常用于胃癌和乳腺癌的口服化疗药,在全国多个医疗机构同时的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五年生存率44.1%,是以前的2倍多,也就意味着12年间增长了将近4倍。”
从这个结论开始,现在对于术前治疗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即通过化疗(点滴和内服)治疗再手术(术前化疗),和单纯手术的比较研究。
“去年以日本东北大学为中心的研究团队,出来了2年生存率的数据。术前化疗的情况是63.7%,单纯手术的情况是52.5%。因此现在的胰腺癌治疗,逐步演变为在手术前后进行化疗的情况。那么现在就是在研讨,以前的疗法当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我们正在进行化疗药物和放射线的组合疗法,这个比较试验明年就可以出来结果,今后的治疗方法还会进一步的改变。”
作为完全治愈的手段,手术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已经在开始研究综合治疗的总体战略。
向重要血管的转移是手术的分歧点
据上坂医生说,掌握是否能够手术的关键之一,在于密布胰脏的血管。胰脏位于胃的内侧,近旁就是十二指肠和肝脏,胆管,胆囊等等,加上门静脉和腹腔动脉等多数血管密集。
“这些通过CT等影像观察细小部位,其他的脏器有无肿瘤,重要血管的何处转移了多少等等,通过这个判断,来决定是否适应手术的情况。即便是被诊断为无法切除,最近通过化疗治疗从而成功进行手术的病例也出来了。”
手术方法的话,根据肿瘤在胰腺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种切除方法。
“胰腺癌的手术,实际上胰腺切除的时间只需要大概五分钟就够了,手术的一半以上时间都是在处理重要血管的周边。”上坂医生说道。
最复杂的大手术是,胰脏的头部的癌症。所谓“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实际上切除范围比名称更为广泛,胰脏和胃,小肠,十二指肠,胆管的一部分和胆囊,周边的淋巴结等都需要切除,然后将留存的胰脏,胃,胆管和小肠进行缝合。
另外,如果将胰腺全部摘除的话,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和消化酶将不再分泌,术后需要通过注射或内服药来进行补充了。
糖尿病恶化及突然发病胰腺囊肿的人需要多注意
胰腺癌的早期发现,需要了解其风险,同时腹部超声波检查也能助一臂之力。(胰腺癌的易感风险因素:吸烟,大量饮酒,肥胖,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胰腺炎,糖尿病(新近糖尿病和恶化糖尿病),胰腺囊肿特别是胰管内乳头粘液性肿疡,家族史)。
“胰脏产生的胰腺囊肿(潴留液体的袋状物),这是由于胰管的一部分有时会肿胀成袋状的胰管内乳头粘液性肿疡。这发作频度较高的现象,在精密体检中也能常常发现。这种肿疡时间长了就会从良性转成恶性(癌症)。研究表明,由于这种肿疡导致的,胰脏别处也容易产生胰腺癌。有胰腺囊肿的人,建议定期检查比较好。”
还有就是,“原有的糖尿病突然恶化”,“过了40岁忽然得了糖尿病”,这些都可能是胰腺癌的信号,需要特别留意。不要置之不理,必须及时咨询问诊专业的医师才是最好。
上坂克彦
静冈县立静冈癌症中心肝胆胰外科部长
年生,年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毕业,爱知县癌症中心,哈佛大学留学等,年现职。上坂医生率领的团队,每年经手台以上的肝胆胰癌症手术。同时从事胰腺癌的术前术后辅助疗法的研究,通过术后的化学疗法将五年生存率提高到了44.1%的水平。同时担任胰腺癌诊疗导引白皮书的编委。
编译自文艺MOOK
侯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