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患者问:“为什么是我?癌症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恶性肿瘤细胞都是来源于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人体内各种细胞不同分工,各司其职,都在执行着自己的任务。一般情况下,这些正常的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会逐渐衰老、死亡。同时,这些细胞都具有自测和自杀的功能,一旦在机体内执行任务中出现错误,细胞会立即返工修改;如果错误严重到无法改正,那细胞就会开启自杀程序。旧的细胞凋亡后,会有新的细胞继续执行其功能。
正常情况下,这种新旧交接是井然有序的,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本该被接替的细胞没有及时执行凋亡程序,反而继续复制存活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正常细胞自我检测的功能被破坏了,导致它无法执行自杀程序,于是继续带着错误的信息无休止地复制,进而形成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导致这一功能损坏的原因就是突变。
突变就是细胞的总指挥系统——基因组中出现了种种的错误,通常由衰老、其他内因外因导致的。如先天的基因原因、致癌物质摄入、微生物感染及辐射照射等。
但是,正常组织细胞不会一下子就变成恶性肿瘤细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们会不断地累积错误信息,而后又传递给新生的细胞。这个过程一般需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当然,我们人体面对“变坏”了的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会充当警察角色,发现“未执行自杀程序的细胞”进而杀灭它。但是,当肿瘤细胞出现了免疫抑制信号时,犹如披上了伪装的外衣,它就会狡猾地逃脱追踪和制裁,进而诱导癌症的发生。
有研究证实,50%以上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具体说来,如饮食结构、营养物质摄入、运动状态等都对肿瘤发病率有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减少肿瘤的发生。
规律的运动
多项研究表明,规律性运动可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同样影响着肿瘤的发病率。最为显著的是酒精的摄入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其也会增加胃、食管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
另外,有研究显示蔬菜的摄入量明显与乳腺癌发病率呈相反趋势。多蔬果、纤维素、谷物、精瘦肉或海鲜、低脂肪;适量饮酒;少油脂和糖的饮食结构有利于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同时,高脂饮食会引起肥胖。其会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发生。其中证据最为充分的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而且BMI指数越高,患病风险就越大。
因此,养成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确实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而且,即便在确诊恶性肿瘤后,科学饮食及运动也能降低死亡率。但调整饮食及运动应量力而行,切勿操之过急得不偿失。要保持长期的良好生活习惯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并不会马上奏效。
还等什么呢?从读完这篇文章起,就开始规划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习惯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