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得像陀螺却很穷,女博士假扮穷人
2024/5/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只要足够努力,穷人就能改变现状,摆脱命运的挣脱吗?
美国专栏作家、女博士芭芭拉·艾尔瑞克,曾对此深信不疑,
她还把“穷”的原因归结为懒。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把自己“假扮”成穷人,
断绝了之前所有的资源和关系,只带了美金进入底层体验生活。
对于即将开始的生活,她格外自信:
“只要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努力,人就能够从底层爬出,
不会像其他人那般永远四脚朝天、永远捉襟见肘。”
01.穷人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打好几份工,住较远的房子;
花大把时间在路上,吃最便宜的餐厅;
即便如此,赚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而且为了应付每年上涨的房租和生活成本,
不得不继续去做更多的工作,陷入越贫穷越工作,越工作越贫穷的怪圈。
女博士先后做过服务员、清洁工,最后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做理货员。
每天,只需做一件事——把商品摆放整齐。
工作十分简单,根本不用动脑筋,一个动作只需重复长达十小时。
这种长时间机械的工作,让女博士完全变了一副模样,目光呆滞、双腿肿胀、大脑一片空白。
一开始,女博士也会质疑,为什么这些底层的人不想办法提高核心竞争力?
女博士发现等被工作磨掉了所有热情后,所谓的提高核心竞争力,
很多时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穷人疲于奔命,甚至打几份工,很多人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
都已经是深夜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
理货员的工作,让一直优秀的女博士发现,自己的成就并不只是因为努力。
那些赚着最低薪酬的穷人们,他们的努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精英,他们的智商、情商也并不低。
只是因为没有机遇,不够幸运,因而生活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仿佛陷入了死循环一般。
很多社会精英,之所以能够成为佼佼者,
除了自身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有好的机遇和成长环境。
而她身边那些人,那些日日夜夜在底层挣扎的人们,贫穷带给他们的,只剩下麻木与痛苦。
同时因为穷,人会变得目光短浅,放弃自尊,而且根本无力去提升自己打破这一僵局:
一个男厨师,为了能省几块钱的晚餐钱偷拿面包,最后被扣了一周的工钱;
一个女服务员,经常被男朋友拳打脚踢,她不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爱与依赖,只是为了能省下几百块钱的房租。
当结束完数月的生活后,她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
02.“稀缺”不仅让人陷入贫穷,而且形成穷人思维
亲身经历过穷人的生活后,她发现了这个社会最残忍的真相:
“如果你在底层,就算忙到吐血,依旧翻不了身”。
为什么越是穷反而越是忙碌,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穷人会变成“穷忙一族”?
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里,作者深入剖析后发现:
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原因不在于不够努力,而是“稀缺”造成的。
通常提到稀缺,我们常常会联想到金属、宝石等天然存在但数量有限的资源。
但实际上,稀缺无处不在,某种稀缺能触发更多的稀缺,
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人陷入看不到底的深渊。
比如,越是缺钱,内心就越会越在意钱。
对穷人来说,钱就是稀缺资源,所以穷人首先考虑的是去解决吃饭的问题。
这时不得不去打工,甚至是同时打几份工以换取微博的收入,艰难度日。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想要再腾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看书提升自己或学习一技之长,变成了巨大的考验。
此时,时间和精力也变成了稀缺资源。
这时候,为了放松紧张的神经,调节单调的生活,刷剧、玩游戏、看直播等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实际上这也是穷人犒劳自己的最好方式。
于是,穷人往往又陷入了另一个泥潭——沉溺于短期快感,
我们被无情地收割了宝贵的注意力,更加不愿动脑和思考。
同时,在短期快感的刺激和外部环境的引导下,
意志力会大幅下降,做出不理性的行为,让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更可怕的是,在日复一日中,形成了“穷人思维”,
比如认为省钱比赚钱更重要,及时行乐比投资自我更重要。
而人的思维一旦固化不再成长,即便是原有的稀缺被打破,
也不会考虑长远有价值的事情,最后回到原点,情况甚至比原来更糟。
年圣诞节的早上,美国人惠特克吃完早餐后突然心血来潮,
去彩票店买了美元的彩票。
没想到,一下中了3.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35亿元)的巨奖,
成为当时最高的中奖纪录。
拿到钱后,他并没有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钱增值,
而是整日沉迷酒吧、夜总会和赌场。
他的孙女和孙女的男友也染上了毒瘾。
两年后,两人双双死于吸毒过量。
年,惠特克的女儿也被发现死在家中,死因不明。
惠特克伤心欲绝,但根本没办法戒掉酒瘾。
中奖的第六年,他挥霍完所有财产,再次回到一穷二白的状态。
只是这一次,他同时还失去了唯一的孙女和女儿。
今年75岁的他,还在为糊口而工作,并且诊断出胰腺癌,
前后经历了8次手术,被告知最长活不过10年。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比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03.人生只有四种问题,任何一种被忽视都会陷入失衡和混乱
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过一个时间管理理论:管理四象限法则。
根据价值的重要和时间的紧急两个维度,将需要处理的事情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重要又紧急的事:必须马上去做的事情,否则有严重的后果。
比如,今天必须给客户的方案、突然间肚子痛得冒冷汗去看医生。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虽然不是那么紧急,但是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它,随时都可能发展成重要而紧急的事。
例如,个人提升、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孩子。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比如朋友突然约饭、家里的电视突然坏了。
第四象限,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比如朋友给你推荐的一本书。
按照该法则,我们只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序,
就可以解决生活中“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
实际上,以上四项同样包含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
只有将每一象限的问题都照顾到,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和整体的有序。
也就是说,人生其实只有四种问题:
重要且及迫切的、重要但不急迫的、紧迫但不重要的和不重要且不急迫的。
如果长期忽视某一象限的问题,那么就会陷入失衡和混乱的状态,
而大部分人通常都会在重要但不急迫的问题上犯错误。
比如,长期忽视腾出时间陪伴家人孩子,可能会遇到感情变淡争吵不断的结果;
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可能会出现健康上的问题。
而穷人的困境,就是忽视自我提升等对长远来说有价值的问题造成的。
04.穷人如何解决当下的困境
改变这一困境的唯一方法是,逼迫自己先后退积蓄力量,积累“余闲”再向前。
对于穷人来说,“余闲”就是时间和精力,
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宝贵这些稀缺资源,首先得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些收入。
比如找份强度低时间短的工作,在公司附近租房省下路上的时间。
然后坚持学习一项技能或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能后等待爆发。
因为核心技能更值钱,能换取更多的收入,这样才能打破原有的恶性循环。
当年雷海为中专毕业后,因为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时却四处碰壁。
但十几年唯一不变的是,对诗词的喜爱。
他先后干过搬砖工、洗车工、销售员,后来改送外卖,成了“外卖小哥”,
谈及原因他说:送外卖时间自由,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
外出时,雷海为的口袋里经常揣着一本微型《唐诗三百首》。
别人拿出手机玩游戏、看直播,他则掏出随身携带的古诗词读和记。
背诵的同时,他也学着即兴写一些格律诗词。
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37岁的他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夺下了总冠军。
成名之后,无数商业合作邀约纷至沓来,他也有了更多选择。
从雷海为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正是遵循了这两点,才让自己的人生柳暗花明。
不过这两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
第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有微博的收入维持温饱,非常考验意志力;
第二,在周围人都在刷剧、玩游戏的时候坚持学习容易心理不平衡;
第三,日积月累的学习一开始根本看不到成效,更没有收益难免让人内心动摇。
难道世上就没有别的捷径,让穷人快速摆脱现状吗?
面对没有资源、人脉和技术的现状,如果说有捷径,那唯一的捷径就是沉下心来慢慢来。
如果真打算改变现状,也先问问自己能否扛得住这些压力和困难?#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
我是晨曦中的金色羽毛,一个有趣而深刻的小姐姐,专注分享个人成长,幸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