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溶瘤病毒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2021-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34.html
去年11月,来自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的MichaelL.Monaco和KarimEssani在viruses(MDPI)上发文,综述了免疫溶瘤病毒靶向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发展策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题为"ThePresentStatusofImmuno-OncolyticVirusesintheTreatmentofPancreaticCancer”
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率在过去40年中不断上升,预计到年将成为第二大癌症死因。在临床治疗中,被诊断为PDAC的患者的预后非常差,且5年存活率极低(不足2%)。原因主要在于PDAC患者很少在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的早期阶段被发现,导致只有20%的病例适合手术切除。大多数患者采用化疗或基因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但是这些非手术干预的方法在不同病人的肿瘤特异性和治疗有效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该疾病的肿瘤细胞所表现出的低免疫应答和较差的免疫细胞浸润能力对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构成了挑战。
因此,亟需研发出对早期和晚期PDAC患者长期有效的,特别是能显著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方案。
PDAC作为“冷肿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微环境中有大量的致密纤维间质和星状细胞,这些细胞会阻止或抑制治疗药物的进入。此外,肿瘤细胞会在PDAC微环境中表达免疫抑制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等。且PDAC肿瘤不表达新抗原,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有限。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能显著增强“冷”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提高免疫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的浸润。因此,利用溶瘤病毒治疗胰腺癌可能是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下面,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OV)家族进行PDAC治疗研究进展。
1)腺病毒
腺病毒(AV)因为其高内源性,高核酸稳定性,高转染效率,低插入突变率,以及适合于多种基因治疗癌症类型的特点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