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十大短命习惯和长寿习惯公布想
2020-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只要把生活方式改一改,我们每个人可能延寿10多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年在上海的一次科技讲坛上,很仔细地劝告过大家!
生活方式癌是慢病和癌症的源头,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及生活方式不当所致,而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想长寿or想不开,这十大短命生活习惯、十大长寿生活习惯,看您选择了!
十大短命生活习惯01
第一名:缺乏运动
天天“宅”在家,真的会“懒死”!
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而坚持运动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02
第二名:跷二郎腿
你现在是跷腿坐还是端坐?
跷二郎腿危害十分严重:
会引起后背、颈部疼痛:跷二郎腿使臀部处于扭曲状态,会导致骨盆扭曲,通过脊柱给颈部和后背带来压力,引起酸痛感。
可能与静脉曲张有关: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会影响血液流动,对腿部血管造成损伤,引起静脉曲张。
会升高血压:会造成血压临时上升。本来血液流回心脏就需要克服重力,腿被压住后,只有血压临时升高才能保证血液继续流回心脏。
扰乱脚部神经:跷二郎腿时产生的压力压迫神经,导致腿部和脚部肌肉出现麻木感。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觉“腿脚麻木”。
所以,快坐正吧,尽量少跷二郎腿①。
03
第三名:连续使用电脑3小时以上
你对着电脑多久了?如果超过3个小时,很不幸,猝死风险在迅速上升!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发现,久坐1小时的危害约等于抽两根烟,也就是减寿22分钟。
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血液黏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04
第四名:喝水太少
喝水是小事,但喝水少可就是大事了!
当你感到口渴时,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
达2%时,运动和行为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
达到4%到8%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再严重的话就要危及生命了。
05
第五名:用力排便
便秘,大便时用力过度或不当,很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而猝死。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已经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人。
06
第六名:爱喝冰镇饮料
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曾指出,老年人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极其危险,因为人的食道就在心脏背后,胃又在心脏底部,所以喝大量冰镇饮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容易引起猝死。
07
第七名:上厕所玩手机
你今天上厕所带手机了吗?昨天呢、前天呢?
上厕所玩手机或者看书,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半个多小时还没解决,使排泄物长时间憋在肛门口,或对血管产生刺激,产生淤血,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血栓,形成痔疮②。
08
第八名:弯腰搬重物
提重物时姿势不对,很伤腰!
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腰痛的人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尽量避免弯腰、扭转着身子够东西。直接弯腰搬重物很不好,应蹲下去弯腿直腰,重物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或借用工具。必须弯腰时,建议用手扶一下旁边的东西,减轻腰椎的负荷。
09
第九名:沉默寡言、易躁易怒
调查表明,癌症患者多数是内向型,既谨小慎微又多愁善感,既沉默寡言,但又易躁易怒。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而且又不善于自我解脱和宣泄,内心焦虑,抑郁苦痛。
这种心理上的严重冲突、抑郁,可能会引起心理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障碍,致使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使癌症细胞得以乘虚而入③。
10
第十名:身体异常信号不重视
香港男士平均寿命最长,有一个原因就是,非常重视体检,除了全面健康体检外,还会根据年龄、性别等做些针对性检查。真正做到了少得病、晚得病,得了病早点治,不把小病拖成大病、重病。
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一旦出现,及早就医: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
2、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发、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道有异物感;
5、耳鸣、重听、鼻塞、头痛、咽部分泌物带血,颈部肿块;
6、持续性声哑,干咳或痰中带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无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经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9、久治不愈溃疡;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总的来说,在不明原因的不适持续较长时间后,医院进行检查。
十大长寿生活习惯1第一名:每天都要吃到绿色蔬菜这一点看起来特别容易做到,但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
吃水果蔬菜,不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身体必需的营养素,预防肠癌等,还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
英国华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快乐感。
美国一些地方甚至已将菠菜、甜菜等写进医生处方,抗击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
2第二名:每天坚持睡午觉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
道理很简单,日间小睡让大脑和体力都能得到时间修复,暂时放下工作、释放压力,让大脑恢复到比较专注的状态。
日间午睡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半小时。
3第三名:一周至少走7小时健步走,是一种低廉、低风险、很方便而且健康收益高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助减肥,降三高,预防多种癌症。
美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
穿一双轻便运动鞋,每天早晚出门走几圈,双腿稳步前行,双臂摆动起来,对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都有好处。
4第四名:每周保证一条鱼吃鱼有什么好处?
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
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还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
注意,是非油炸鱼,清蒸最好。
5第五名:少吃点红肉《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红肉吃得越多,9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包括:
癌症
心脏病
呼吸道疾病
中风
糖尿病
阿尔茨海默病
肾病
肝病
记住:肉类一天的量就是80-克,是肉类的生重,即烹调前的重量。而且要多切丝、片,多炖和蒸。
6第六名:做游戏挑战记忆力脑子越用越聪明!
经常做些挑战记忆力的游戏和活动可延缓大脑衰老,比如做做字谜游戏、偶尔打打麻将、学一门外语、跳一种新的舞蹈,甚至嚼口香糖的动作,都可以让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营养供应,这可能会提升记忆能力,延缓大脑衰老。
7第七名:多做家务做家务的好处,你可能想不到!
一篇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论文指出:多做家务可降低死亡风险!
整理房间:能预防心脏病发作
清除厨房杂物:可减肥
种植花草和蔬菜:抑郁风险低
洗碗筷:减轻焦虑感
整理床铺: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家务事做得好,说明大脑的规划统筹能力好,把东西收拾还原,也能减缓记忆力衰退,对放松和锻炼大脑都有好处。
8第八名:把坚果当零食与不经常吃(或根本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几次坚果的人死亡风险会降低。
这是因为,坚果富含抗氧化剂、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有助于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坚果热量较高,每次不要超过28克。可以把腰果当作零食来吃,把剁碎的核桃加入色拉,把杏仁搅拌到酸奶里。
9第九名:多跟别人聊天聊天简单吗?简单,也不简单。
看似闲聊,其实对体力和脑力都是种锻炼。聊天是一个动脑过程,老年人与人交流过程也是锻炼反应和语言能力的脑部训练。
而且,“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除去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聊天还能消除忧愁,解除烦闷,这对健康十分重要。
10第十名:晒晒太阳晒晒太阳,伸伸懒腰,呼吸下新鲜空气,想想都美。
而且,让皮肤接受阳光照射还能降低血压,从而降低人们患上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是因为阳光能改变一氧化氮在血液和皮肤中的含量,进而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每天晒30~60分钟④。
10种走法走出一身健康来!心脏病、癌症的发病率都能下降!人们有许多锻炼身体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走路。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走路定为“世界最佳运动之一”!
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总结毕生研究后说,“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
“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也说,步行锻炼是人类最好的“药品”!
只要你迈开双腿,手脚协调着有节奏地走起来就是锻炼。虽说走路运动量不大,但通过走路对身体的好处却很大!
走路有10大好处
1、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9%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对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走路达到30分钟,每周5天,冠心病风险可以降低19%。
2、胰腺癌发病率下降50%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
3、乳腺癌风险下降12%
法国一项涉及万女性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
4、肠癌风险下降50%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
5、抵抗前列腺癌
美国加州大学针对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快走能明显延缓前列腺癌的恶化,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
6、糖尿病预防效果提高50%
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健走1小时,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②
7、预防心脏病
每天健走30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8、避免脂肪肝
研究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9、预防老年痴呆
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认知障碍。
10、延缓关节衰老
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又可强化肌肉功效,有助于维持下肢的良好能力。
10种走法走出一身健康来
1、屈步走:控制血糖
屈步走的要领就是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做成弓箭步的样子,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左一)
只要每天坚持这样走上5~10分钟,你的大腿肌肉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发达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控糖药”,它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2、提速走:帮助降压
走路的运动强度并不大,但在坚持走路一段时间后,随着全身被活动开来,人体血压会低于运动前的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运动只是一种辅助降压措施,不能代替药物。
3、摆臂走:锻炼心脏
通过走步的方法让心脏好起来,其实很简单: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
每天坚持15~20分钟,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每走一步就相当于把脚上的血挤回心脏。
4、踮脚走:养肾护肾
踮脚行走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前脚掌走路。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
对付前列腺增生,可辅助采用踮脚尖的方法,非常有利于男性前列腺的血液循环。
5、“三吸一呼”走:最养肺
每天走路时心里数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第四步吐出去,动作夸大一点,身体挺直,不许驼背。
吐得越快,肺张开得越大,吸进的量就越大,对提高肺的免疫力和弹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保护肺部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10点10分”走:护颈椎
两只胳膊看做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打开到钟表十点十分的位置上,这个动作就是“十点十分”了。就这个方法,每天坚持走步。
只要坚持每天步,当你练到第3天、第4天、第5天的时候,你的颈椎疼一定能好起来。
7、一字步:防治便秘
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把一字步当成每天走路的一个环节,走米就够了。
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
8、甩手大步走:防驼背
行走时,上身挺直,抬头,下巴前伸,两肩向后舒展,迈步大小以两臂伸直的距离为宜,同时前后甩臂,一般以80~90步/分钟为宜。
老年人易脊柱变形、驼背。甩手大步走,可让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张,同时,还能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减轻腰部负担。
9、倒着走:缓解腰酸背痛
即倒退行走,其优点是调整了平时不大用的肌肉,而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减轻或消除腰背酸痛。
有腰肌劳损或骨质增生的人,可采取此种方法,在平地或无障碍物、较为开阔安全的地段进行锻炼。
10、走跑交替:防治老寒腿
先走后跑,交替进行。走跑交替若能经常进行,可增强体质,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对防治“老寒腿”、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作用。③
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