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如何让胰腺癌患者活得更长
2017-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大众眼里,胰腺癌是“夺命之癌”。
医生眼里,胰腺癌是“顽固堡垒”。
因为胰腺所处位置隐匿,而胰腺癌症状不典型,一旦被诊断时就已为晚期,极难早期发现,手术复杂,术后易复发转移,患者术后生存率很低。且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高等因素,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如何提高胰腺癌患者手术生存率,成为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一道难题。
让胰腺癌患者活得更长
——记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医院胰腺肝胆外科
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医院胰腺肝胆外科成立于年,至今已走过5个年头。在倪泉兴教授的指导下,科主任虞先濬教授带领团队主攻胰腺癌的诊治,针对胰腺癌的早期难发现、胰腺癌手术胰瘘的解决、胰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等问题层层攻破,不仅先后取得了多项奖项,还在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外科手术领域发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声音。“这5年,我们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让胰腺癌患者活得更长。”科室主任虞先濬如是说。
早期发现:脑子里有根弦,类似症状先排“胰”
胰腺隐秘又沉默,而一旦被肿瘤“缠上”,其所发出的信号又很模糊,往往让人难以想到是胰腺出了问题。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上腹部不适、腰酸背痛、黄疸,以及糖尿病。而在现实中,很多胰腺癌患者上腹部不适时,容易被误诊为胃部疾病而延误治疗;腰酸背痛时容易被划到骨科而延误治疗;黄疸时,却又被认为是肝炎而延误治疗;甚至有些胰腺癌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却一直以为是糖尿病久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胰腺癌。
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手术根治肿瘤是治愈并使患者得到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医院胰腺肝胆外科,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20%以上,其中,淋巴结阴性的早期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而晚期胰腺癌患者,即使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也可以大大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胰腺癌虽被称为“癌中之王”,也并没那么可怕,关键就是要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首先做个CT诊断和排除是否是胰腺的问题。
术后胰瘘:创新吻合法破解生存率瓶颈
胰腺癌的手术复杂,不仅仅在于胰腺体积小(2х10厘米左右大小)、位置深,而且周围簇拥着各种人体重要的血管,想要将肿瘤彻底地、安全地剥离,除了要有扎实的解剖基础知识外,还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经验。而在胰腺癌“手术发展历史中”,虽然经过外科医生前赴后继的努力,胰瘘,作为胰腺癌术后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始终维持在15%左右。而患者一旦出现胰瘘,就会相继发生发热、脓肿、出血、乃至死亡,是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提高的一大“威胁”。因此,胰腺癌手术根治术,不仅要求能安全把肿瘤切除,还要有高超的防止胰瘘的消化道重建技术,这就对现代胰腺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手术要求。
在一步步“让胰腺癌患者活得更长”的治疗探索中,虞先濬教授带领团队在传统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技术“基础上,相继发明了“残端封闭内支撑胰空肠吻合术”和“人工乳头内陷式胰空肠吻合术”。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吻合的患者术后发生胰瘘的机率小于10%,其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均明显小于传统的吻合方法,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年《外科研究杂志(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与年《科学报导(ScientificReport)》上,并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专篇述评,一致称赞这是一个提高胰腺外科手术安全性的原创的好方法,在长期为欧美垄断的外科手术界发出了中国声音。医院胰腺肝胆外科正在进行两种吻合法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例患者的数据,新吻合技术的术后胰瘘发生率仅为7%~8%,且患者住院时间明细缩短。
术后早期转移:预测高危转移人群,实施个体化治疗
任何一个癌症在术后都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而胰腺癌尤甚。那么,出现复发和转移,是因为原来的肿瘤没有清扫干净吗?答案当然不是。以前,医生为了能彻底清除胰腺肿瘤,不惜扩大手术范围来保证清扫干净肿瘤,但是这会增加患者无谓的创伤,而且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并没有相应提高。随后又提出了“合理手术范围”的观点。何为“合理手术范围”?靠什么来界定“合理手术范围”?因此,虞先濬及其团队开始了胰腺癌淋巴转移特性及其途径的研究,发现了胰腺癌区别于其他消化道肿瘤的、特殊的高发转移途径,成为了界定“合理手术范围”规范与标准。
可是,尽管界定了一个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仍有患者术后生存率很低,开好3个月后转移,6个月后恶化,9个月后死亡。残酷的胰腺癌治疗现状促使虞先濬不得不反思。
目前,虞先濬带领团队已经能够预测哪些患者是胰腺癌术后易转移高危人群,通过PET-CT联合肿瘤标记物筛选和预测,可以发现胰腺癌手术获益差的人群。获益好的,当然是尽快手术治疗,获益差的,可以先用药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然后再手术,最后辅助以术后综合治疗,提高了高危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获益差的人群,并没有成为虞先濬及其团队攻克胰腺癌的“拦路虎”,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胰腺癌术后容易转移的患者在术前‘转化’”。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可以通过药物或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调控和改变获益差的人群,对这部分胰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使之也能从手术中获益,让他们也能活得更长。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白癜风终于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