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中之首胰腺癌,再不关注就晚了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日常生活中,人类对癌症的发生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胰腺癌也并不例外。胰腺癌在目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到来对患者身心上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人们都在尽可能避免它的发生,殊不知不经意的一些小习惯正中它的下怀,从而导致胰腺癌的侵害。
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男性列第10位,女性列第9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7位,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
胰腺癌的发病因素
酗酒
长期酗酒的40岁以上者是胰腺癌高发人群,腹痛频发宜及早就医遵医嘱治疗
慢性胰腺炎患者多见于30至60岁人群,男性远多于女性,多是由于胆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等导致胰腺实质性进行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持续性腹痛、腹泻、脂肪痢、消瘦、营养不良、腹腔包块、黄疸、糖尿病等。长期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酒精能引起胰腺损害,可使胰腺炎症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会增加胰腺癌几率。
吸烟
吸烟与胰腺癌危险性的联系已为国际上公认
在40岁及以上居民中,与非吸烟者比较,男女性吸烟者胰腺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0和1.53,男性中吸烟对胰腺癌死亡的人群归因危险度达27.8%。危险性随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和累积年包数而显著升高,吸烟指标最高组的胰腺癌相对危险度约为非吸烟者的3~6倍。危险性随戒烟年限增长而降低,戒烟10年以上者其危险性已和非吸烟者相仿。
饮食
饮食对胰腺的致癌作用可能是通过胰腺内部代谢环境的变化或通过血液运送致癌物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联合出版的《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一书中详细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很可能减少胰腺癌的危险性,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和维生素C可能有保护作用,而富含红肉(猪、牛、羊肉)、胆固醇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危险性。并估计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病例。曾有报道多摄入食糖、蛋类、腌制和熏制的鱼、肉可增加危险性,但证据尚不足。
职业
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胰腺癌极少在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发生,这说明人类的职业、致癌化学物质的长期接触可能与发病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明,可以诱发胰腺癌的化学物质有N-甲基-N-亚硝脲、双异丙醇-亚硝胺、重氮丝氨酸等。有的报告称从事石油产品生产10年以上的男性,胰腺癌的的报告称从事石油产品生产10年以上的男性,胰腺癌的发病率5倍于对照者。有报道在暴露于农药的职业中胰腺癌危险性升高,农民和面粉厂工人中危险性升高,也认为可能与农药暴露有关。在化学和石油化工、橡胶、理发行业工作人员中曾发现胰腺癌危险性升高,认为可能与芳香胺暴露有关。文献中还提到氯化烃、碳氢化合物溶剂、镍化合物、铬、多环芳烃、矽尘、石棉、煤油、苯并芘、电离辐射等职业暴露与胰腺癌的关系,但研究结果甚不一致,证据不足。
家族性
胰腺癌7.8%的病例有家族史
在一项全人群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7.8%的病例有家族史,而对照有家族史的仅0.6%。此外,有一种有胰酶缺陷的遗传性胰腺炎,约占全部胰腺炎的1%,患这种遗传性疾病的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很高。一项国际合作研究揭示其相对危险度为53,并估计70岁时胰腺癌累计危险度约为40%,而在双亲遗传的患者中累计危险度高达75%。但是,尚未发现和家族性胰腺癌有关的基因。
疾病史
糖尿病与胰腺癌间有相关性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一个真实病因还是仅为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据报道,有60%~81%的胰腺癌病人表现糖耐量降减或呈现糖尿病。有二个大规模队列研究的结果支持糖尿病是胰腺癌危险因素的观点,但增高的危险性只发生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或诊断时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这一联系性的机制仍不清楚。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胰腺癌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暴露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高浓度胰岛素能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活化,结果产生包括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的生长促进效应。
总之,糖尿病可能既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也是一个病因因素。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在一项多国合作的队列研究中,慢性胰腺炎患者在10年内胰腺癌的累计危险性为2%,相对危险度为16。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由于患病时间长,比年轻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高。由于慢性胰腺炎是个较不常见的疾病,因此可能只有5%~6%的胰腺癌病例可归因于已有的慢性胰腺炎。
有报道胃切除术后胰腺癌危险性升高。但一项大规模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有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史者胰腺癌危险性并不增高,胃切除者的危险性与不作手术者相似;因此,对此尚待进一步研究。有报道胆囊切除和胰腺癌间有相关性,但只有少数的研究考虑到手术和发生胰腺癌间的时间间隔,关于胆石和胰腺癌有联系的证据尚不充分。
胰腺癌的预防
解放军医院肿瘤诊断治疗中心的何宝明主任介绍:胰腺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由此可见该病的凶险。只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中能根治者仅为5%~7.5%,5年生存率在5%左右……这就是小小胰脏上发生癌变的后果。胰腺癌虽然凶险,但是也并非无药可救。工作压力大的胰腺癌高发人群只要提高警惕,还是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其实有一个非常小而又默默无闻的器官,这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胰腺癌让人闻之“色变”,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凶险的疾病正日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CEO人群中高发。
胰腺癌的预防,胰腺癌早期通常不会出现症状,一旦诊断出来,95%的患者在5年内就会丧命。吸烟是患上胰腺癌另一个导因,一些研究报告也把肥胖和缺乏运动列为导因,原因可能跟二型糖尿病有关。
低脂的清淡饮食对预防胰腺癌是有好处的,运动可以减少肥胖,避免患上二型糖尿病,所以,定期做运动将能减少患上胰腺癌的危险。下列食物是应该少吃的:忌油腻及高动物脂肪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胰腺癌的预防应该得到重视,国内统计分析表明,癌症现已是65岁以下中国人的第一死因。现在,65岁以下,居住在城市的人有27%死于癌症,农村则有25%是死于癌症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因癌致命的人都有1/4。
胰腺癌的预防,年龄大于40岁、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胰腺炎,尤其是患有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的患者更要加强监测,定期有针对性的做深度体检。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白癜风会不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