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科医生用药物治好了胰腺癌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胰腺占位患者诊治经过
年一月底,李医生门诊接诊一名男性老年患者,65岁。该患者因全身皮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考虑肝炎转本院门诊就诊。患者无饮酒嗜好,也未用过可疑损肝药物。入院后见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均显著升高,各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均不成立,自身免疫性肝病也不考虑,但腹部CT检查发现胰腺胰头部有占位病变,伴胆总管下端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虽然肿瘤血清标志物未见明显升高,但强烈提示需要考虑胰腺癌,胰腺癌首选外科治疗,为了不耽误患者治疗时机,我医院普外科或肿瘤科进一步诊治。
医院外科专家门诊就诊,医生看了CT片后告诉患者家属考虑是胰头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成功率不高,风险大,患者遂放弃手术治疗返回镇江到江大附院消化科诊治,进行腹部MRI检查后,诊断“梗阻性黄疸,胰腺占位病变,胰腺癌?”(江大附院消化科出院记录),给予胆总管扩张,支架置入并胆道引流等治疗,引流后患者总胆红素开始下降,随后遵医嘱出院回家观察、定期复查,出院后10天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再次上升,消化科医生告诉患者及家属没有更保险更有效的治疗办法了,再住院意义不大,就在家慢慢调养吧。患者和家人心想肯定就是胰腺癌,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就听天由命吧,在家过一天算一天。
患者在家全身皮肤、眼睛越来越黄,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大便发白,伴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不适,消瘦等。患者和家人再到三院找到我说,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低,放入支架没有效果,在家只能等死,要求我给患者用药物退黄保肝再治治,治好了更好,治不好也只能认命。我见患者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较前消瘦,呈现典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但患者否认有腹痛,也无发热、恶心等不适,询问了患者在外院的诊治经过和江大附院消化科的出院记录后,我想患者是不是另一个很少见的、与胰腺癌临床表现很相似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而不是胰腺癌?AIP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极佳,但胰腺癌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只会进行性加重,出现黄疸到死亡的生存期也只有三个月左右。看到患者和家人渴望的面容和诚恳的话语,我当时觉得值得试一试,否则患者即便不是因为胰腺癌死亡,也会因为明显的胆汁淤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炎而耽误,于是再次将患者收住入院。
第二次入院后复查甲、乙、丙、丁、戊各型病毒性肝炎均阴性,自身免疫抗体肝抗原谱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胰头占位,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观,肝内胆管扩张,少量腹水”,胰腺癌特异肿瘤血清标志物CA-正常。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显著升高,达umol/l,直接胆红素比例达60%以上,ALP、GGT也升高,结合患者全身皮肤瘙痒,黄疸显著以及大便发白等,患者梗阻性黄疸明显,肝内胆汁淤积显著,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炎,因此使用了常规护肝药物。患者无腹痛,CA-正常,与胰腺癌常见临床表现不甚符合,在院外诊治也无胰腺癌的组织学证据,虽然临床考虑胰腺癌,但诊断并不明确,患者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有可能系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所致,这种病对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如果要改善患者病情并侧面明确诊断,只有使用糖皮质激素这个办法,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后,在使用常规护肝药物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30mg,每日晨顿服。
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一周后复查,患者总胆红素开始下降,全身皮肤瘙痒减轻,大便开始发黄,偶有白色大便。继继续治疗至疗程20天后,患者已无白色大便,无皮肤瘙痒,体重也较入院前有所增加,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下降近一半,转氨酶仅轻度异常,复查腹部超声胰腺占位病变仍存在,但较前减小,肝内胆管已无扩张。开始减量使用泼尼松,嘱患者每日一次晨顿服20mg.护肝药物继续使用。至疗程40天时,患者无任何不适,食欲、体力均恢复正常,大便色黄,全身皮肤已无黄染,仅眼睛巩膜轻度黄染,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47.2umol/l,转氨酶已正常,ALP、GGT仅轻度升高。这时检查腹部CT,已无腹腔淋巴结可见,胰腺占位仍存在,但较前减小,胆总管未见梗阻、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再次减量使用泼尼松,嘱患者口服泼尼松10mg,,晨间顿服每日一次。至疗程50天时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ALP、GGT均在正常水平,患者也无任何不适,全身皮肤、巩膜均无黄染,大便正常,复查腹部超声已无胰腺占位提示,腹水消失,至此,患者全身情况恢复得相当不错,阻塞性黄疸消失,胰腺占位消失,肝功能全部正常,临床疗效验证了患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而非胰腺癌。患者高高兴兴出院,一再感谢我救了他的命。
酷像胰腺癌的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属于消化系统的胰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酷像胰腺癌,常见表现是梗阻性黄疸,显著胆汁淤积,腹部影像检查显示胰腺占位病变,在临床常被误诊为胰腺癌,部分患者因此放弃治疗死于胆汁淤积性肝炎,部分被当做胰腺癌进行了外科手术切除。该病在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研究较多,在我国报道极少。AIP分1型和2型,1型在亚洲多见,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而2型欧美国家多见,好发于20岁左右年轻患者。两型均对糖皮质激素十分敏感,疗效极好。AIP理论上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排除胰腺癌,但因为胰腺占位组织学标本获取困难,检出率低,往往不能通过病理学鉴别胰腺癌和AIP,鉴于AIP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极佳,治疗后患者病情和预后显著改善,而胰腺癌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无效,病情只会进行性加重,因此临床上遇见各方面临床特征符合AIP而又因不能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与胰腺癌鉴别时,可通过试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试验性诊断和治疗,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考察疗效间接做出临床诊断,使AIP患者免于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切除。
扫一扫上面的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