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要想活得好活得长,康复治疗就要
2020-10-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4444047.html
几年前,在上海的一次肿瘤学术会议上,有学者报道,经他们的研究分析表明,癌症患者的人均医药费用支出中,40%是用于生命最后一年,而其中40%又是用于临终前最后一月。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但是,同时的调查表明:多数癌症患者在被问及治疗结束出院后,要做些什么时,都很茫然!有的认为治疗已经结束,该怎么活,就怎么活,多数不知道还应该干什么,实际上,人们确实没有想到要在后续阶段继续进行特殊的治疗。
其实,手术、放化疗等院内常规治疗常常是必须做的,但不是所有的,更远不是癌症治疗的终结,因为攻击性的“第一治疗”(我们把手术、放化疗等称为“第一治疗”)充其量只能“减灭”或抑制肿瘤,无法彻底“消灭”癌症,更无法改变易使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内环境,故每每春风吹又生,不久便死灰复燃,出现了转移与复发。中国癌症患者80%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就是其结局。
然而,注重整体康复的“第二治疗”,调整恢复受创伤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免疫功能,改变机体内利于肿瘤生长小环境/微环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肿瘤复发、转移、再生,我们粗略的统计表明:文献中,乳腺癌(总体而言,不分期)3年内的转移复发率在30%~45%之间;但在我们的门诊中,如果坚持后续的以中医药为主,调整生活方式为辅的康复治疗,五年的复发转移率(观察对象达例以上)低于10%,多例的样本,足以说明后续的康复治疗,意义突出。
癌症是一类慢性病,慢性病不仅需要注重治疗,尤其需重视康复,从某种意义上说,癌症的康复治疗更为关键,它常决定着患者的生存期之长短,实际上,研究表明:治疗结束出院后的1~3年内正是复发、转移高危期,90%患者是在这个阶段发生转移、复发,从而导致前功尽弃的,进一步研究提示:在我国新诊断的实体瘤患者中,有2/3的人已出现临床检查转移,而经过手术,放化疗,仍有1/2患者出现亚临床隐性转移(只是常规体检时难以发现而已),故80%的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于复发和转移。
鉴于此,我们认为:“重治疗轻康复,千金难求生机”癌症患者要想活得好,活得长,就必须注重康复治疗;必须确立终身的康复治疗的思想,对癌症患者来说,“第二治疗”可以说是终身性的,或者说至少必须经历多年以上,达到理想康复的三大目标后,方可暂时画上一个句号。因为,在我们的临床经历中,20-30年后又见癌症者并非罕见。
这里,还需指出四点
1.康复治疗不是简单的吃药,或者说,康复治疗不等同于吃药,它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
2.不同的癌,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个体,康复的重点不一;时间上也没有明确的划一性(五年就好了或四年就好了),需因人制宜,我们有位海门籍的肝癌患者,是当地的小领导,手术后,何教授仅仅建议他用了两年中药汤剂,就基本以成药为主,现在整整九年了,照常上班工作!
3.康复治疗中,抑癌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调整功能,改善内环境/微环境,稳定情绪,合理进食,改变生活方式等,部分功能障碍者,还涉及功能康复训练等,主要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
4.“有利(益)”的,就是合理的,康复手段不一而足,何教授的一位老患者,日本的水谷先生,患的是胰腺癌晚期,结果几个月后,病情稳定,何教授告诉他“您安全了”,诱使他大哭一场,也有很好的助康复作用。
我们强调的癌症康复治疗需要贯彻终生,更多指的是调整功能,改善内环境/微环境,合理进食,稳定情绪,改变生活方式等,如画画、书法、养花、跳舞、旅游、打牌等,只要是对心身运动及松弛“有利”的,哪怕只是改善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都可采取。
阅读精选
它被认为百病之源,癌症、糖尿病、冠心病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它被认为是“生命的最后道路”,癌患一定要把握住!
经常累、困、没劲,小心癌症正暗中窥伺你!
真正的“抗癌药”,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癌症博弈不在于用好药,关键还要看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