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及筛查方法
2020-7-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年胰腺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7位和第6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约6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25%患者为局部晚期,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能够手术切除的仅15%,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为了提高生存率,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了《胰腺癌诊治指南》,根据指南及相关文献,新指南小编为广大读者总结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及筛查手段以供大家参考。胰腺癌的高危人群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2、有胰腺癌家族史。遗传易感家族性胰腺癌人群,或携带基因缺陷CDKN2A突变携带者,BRCA1/2或PALB2突变携带者)的家庭均被认为是高风险人群。3、突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60%-70%同时伴有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的2倍,且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的8倍。4、慢性胰腺炎患者,各种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均可成为胰腺癌的病因,该类患者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15倍。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6、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长期吸烟(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胰腺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恶心、黄疸、脂肪泻及疼痛等,均无特异性。目前针对健康的一般人群实行筛查是不必要的,但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超声、胰腺CT或MRI等。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CA19-9是口前临床上最有诊断价值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9%~81%,特异性为82%~90%。CAl9-9通常表达于胰腺和肝胆疾病及其他许多恶性肿瘤,虽然它不是肿瘤特异性的,但是cal9-9水平的上升对于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疾病的鉴别很有帮助。腹部超声作为筛查手段,腹部超声可对梗阻部位、病变性质等做出初步评估。由于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和操作者技术及经验水平的影响,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诊断价值有限。胰腺CTCT是疑有胰腺肿瘤病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针对胰腺肿瘤应设置特别扫描参数,对全腹部行对比剂加强扫描,以准确描述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特别是与周围血管的结构关系等。胰腺MRI胰腺MRI与CT同等重要,在排除及检测肝转移病灶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CT。针对高危人群的初筛工具,建议行CA19-9和多排螺旋CT(MDCT)联合检测。查出疑似人群,根据医生意见选择以下工具进行诊断:超声内镜(EUS)、PET-CT、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磁共振(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