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病理诊断

2021-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胰腺癌诊断。通过术前或术中细胞学穿刺,活检,或转至医院行内镜超声穿刺或组织学活检获得。手术标本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标本和胰体尾(+脾脏)切除标本。1.胰腺癌的细胞病理诊断胰腺癌的细胞病理诊断规范由标本的取材技术、制片技术和诊断报告等部分组成。细胞标本的取材技术:常用胰腺细胞标本的取材技术有四种:①影像(CT或超声)引导下的经皮FNA;②EUS-FNA;③剖腹术中的细针穿刺;④ERCP术中胰管和末端胆总管的细胞刷检。细胞标本的制片技术:细胞标本的制片技术包括常规涂片、液基制片和细胞块切片。常规涂片是最常用的制片方法,FNA或刷出后的细胞直接涂在玻片上,潮干,95%酒精固定。如果FNA穿刺物为囊性液体,液基制片的方法会使囊液中的细胞富集,从而获得一张较常规涂片细胞量更为丰富的涂片。细胞块制备的主要目的是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另外细胞块切片中可以还原一些小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态学诊断。各单位可视自身情况和病灶性质而选择不同的制片方法,3种制片方法同时采用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开展细胞标本的现场评估,以提高取材的满意率。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采用美国细胞病理学会(PapanicolaouSocietyofCytopathology)推荐的6级报告系统,在此报告系统中,细胞学诊断分为6个诊断级别:Ⅰ级,不能诊断;Ⅱ级,未见恶性;Ⅲ级,非典型;Ⅳ级A,肿瘤性病变,良性;Ⅳ级B,肿瘤性病变,其他;Ⅴ级,可疑恶性和Ⅵ级,恶性。其中最具挑战性的诊断分级是“肿瘤性病变,其他(ⅣB)”,这级诊断中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黏液性囊性肿瘤囊壁被覆细胞可以呈轻、中度甚至是重度非典型性,呈重度非典型改变的细胞很难与腺癌细胞相鉴别。另外,一些小圆形细胞构成的肿瘤,如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腺泡细胞癌的诊断往往需要借助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学分级标准见图1。2.胰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1)胰腺癌病理学诊断标准:胰腺占位病灶或者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胰腺癌。病理诊断须与临床证据相结合,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信息。(2)胰腺癌病理诊断规范:胰腺癌病理诊断规范由标本处理、标本取材、病理检查和病理报告等部分组成。1)标本处理要点①手术医师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标注送检标本的部位、种类和数量,对手术切缘和重要病变可用染料色或缝线加以标记。②尽可能将肿瘤标本在离体30分钟以内完整送达病理科切开固定。③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2~24小时。2)标本取材及检查①胰十二指肠切除标本:用探针经十二指肠乳头至胆总管打开,垂直胆总管切开肿瘤,观察肿瘤与胆总管、十二指肠壁的关系。胃切缘、幽门、小肠切缘、胰腺切缘、胆总管切缘各取一块;肿瘤主体(包括浸润最深处,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的关系),根据肿瘤大小,至少每1cm取1块;根据大体各个切面颜色、质地不同区域也要取材。②胰体尾+脾脏切除标本:肿瘤主体书页状切开,根据肿瘤大小,至少每1cm取1块,包括胰腺被膜、胰腺导管、胰腺切缘、周围胰腺、与脾脏的关系等。淋巴结全部取材包括胰腺周围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多个肿瘤需取肿瘤之间的胰腺组织。3免疫组化检查常用标志物有Vimentin,CK,EMA,CEA,CA19-9,CK19,CK7,CK20,MUC1,MUC4,CDX2,PR,CD10,syn,CgA,CD56,ACT,AAT,β-cantenin,ki-67等。需要合理组合使用免疫组化标志物,对胰腺内分泌肿瘤以及各种类型的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4.胰腺癌病理诊断报告由大体标本描述、显微镜下描述、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病理诊断名称,浸润范围(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3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